[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基础板材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5961.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旭鹏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5/04;E04C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单晶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基础 玻纤网格布 贴合状态 表面设置 板表面 饰面层 裂痕 抗折 粘接 保证 | ||
1.一种建筑基础板材,包括板材(1)和玻纤网格布(2),玻纤网格布(2)分别设置在板材(1)表面两侧,板材(1)与玻纤网格布(2)之间呈相互贴合状态,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相互贴合状态所形成的表面设置成半平半麻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平半麻结构采用将玻纤网格布(2)设置在沿板材(1)表面向板材(1)内部距离其厚度中心0.01mm至2mm位置处,其中,板材(1)表面5%-70%的部分为外露的玻纤网格布(2),外露的玻纤网格布(2)的玻纤网格丝束另外两侧及底部均被板材(1)材料所包围,其顶部为玻纤网格布(2)的外露面,其余未外露的30%至95%的玻纤网格布(2)的玻纤丝束则完全被包裹在板材(1)的内部且距离其表面0.01mm至2mm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平半麻结构采用将玻纤网格布(2)设置在沿板材(1)表面向板材(1)内部距离其厚度中心0.01mm至1mm位置处,玻纤网格布(2)一侧表面全部100%外露于板材(1)表面,外露的玻纤网格布(2)的玻纤网格丝束另外两侧及底部均被板材(1)原料所包围,玻纤网格布(2)顶部全部100%为外露面。
4.一种建筑基础板材,包括板材(1)和玻纤网格布(2),玻纤网格布(2)分别设置在板材(1)表面两侧,板材(1)与玻纤网格布(2)之间呈相互贴合状态,其特征在于,玻纤网格布(2)设置在沿板材(1)表面向板材(1)内部距离其厚度中心0.01mm至2mm位置,且玻纤网格布(2)100%全部填埋在板材(1)两端表面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建筑基础板材,其特征在于,玻纤网格布(2)由纤维丝束或金属丝束替代,所述丝束采用单丝或束丝。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基础板材,其特征在于,板材(1)中灰浆的水灰重量比大于0.5-0.6:1,其中包括减水剂,如含有石英砂则所述水灰重量比中不含石英砂的重量,如含有锯末等植物纤维,则排除植物纤维自身所吸收的水分占比,制作板材(1)的浆料采用粥状或稀膏状,如不包括减水剂则板材(1)中灰浆的水灰重量比大于0.7:1,所述建筑基础板材的成型采用上下皮带辊压成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基础板材,其特征在于,板材(1)中灰浆的水灰重量比为0.3-0.5:1,其中包括减水剂,如不含减水剂则水灰重量比为0.4-0.5:1,水灰比中如含有石英砂则不含石英砂的重量,如含有锯末等植物纤维,则排除植物纤维自身所吸收的水分占比,制作板材搅拌料为松散状,能够攥握成型,所述建筑基础板材的成型采用挤压成型或真空挤压成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基础板材,其特征在于,板材(1)中灰浆的水灰重量比大于0.5-0.6:1,其中包括减水剂,如含有石英砂则所述水灰重量比中不含石英砂的重量,如含有锯末等植物纤维,则排除植物纤维自身所吸收的水分占比,制作板材(1)的浆料采用粥状或稀膏状,如不包括减水剂则板材(1)中灰浆的水灰重量比大于0.7:1,所述建筑基础板材采用辊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旭鹏,未经潘旭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9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吊顶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拼装墙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