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6154.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勇;徐勇智;王阳阳;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极给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腔 穿刺 滤网座 按钮件 吸嘴 胶囊型干粉 肺部给药 气流通道 吸入装置 相通 给药 滤网 大气环境 市场潜力 相向运动 治疗效果 盖设 相向 致动 胶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主体,主体设有相互独立的两个胶囊腔;滤网座,滤网座盖设于两个胶囊腔,且滤网座对应每一个胶囊腔设有滤网;以及,吸嘴,吸嘴对应滤网座设置,使得胶囊腔通过滤网与吸嘴相通;每一个胶囊腔对应设有一用于穿刺胶囊的穿刺按钮件;主体设有与胶囊腔相通的气流通道,使得胶囊腔通过气流通道与大气环境相通;相向致动两个穿刺按钮件,使得两个穿刺按钮件相向运动并刺向与之对应设置的胶囊腔内。本发明实现流行的复方给药和多药剂给药,从而提高肺部给药的治疗效果,降低单药剂肺部给药的副作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粉吸入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双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较之口服和皮下注射等给药方式,肺部给药具有明显的优势。人体鼻腔、支气管和肺部的粘膜比表面大,且人体呼吸道总共有23次分叉,成人肺泡表面积可高达140m2,肺泡壁薄,周围密布大量毛细血管。药物颗粒可快速透过肺泡粘膜组织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无肠胃道降解作用、无肝脏首过效应、剂量少起效快、毒副作用低等优势。肺部给药是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肺部疾病的最佳治疗方式,近些年也逐渐应用到治疗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肺部给药的广泛应用以及疾病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发现往往只依靠一种药物治疗疾病不仅效果较差,且副作用较大,往往是治好其中一种病,而因副作用的病也会接踵而来,因此,复方用药以及多药物同时使用是目前肺部给药的大势所趋,复方用药和多药物同时使用不仅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也小。但是许多复方用药和多药物同时使用的部分成分无法混合装在一个胶囊内,因而导致目前只有一个胶囊腔的吸入器已无法满足当前肺部给用方式,因此研发出可进行多成分单独给药的吸入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通过设置两个胶囊腔来收容复方胶囊内不可混放的组分胶囊,或者收容不同药剂胶囊,从而实现目前和将来流行的复方给药和多药剂给药,从而提高肺部给药的治疗效果,降低单药剂肺部给药的副作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有相互独立的两个胶囊腔;
滤网座,所述滤网座盖设于所述两个胶囊腔,且所述滤网座对应每一个胶囊腔设有滤网;以及,
吸嘴,所述吸嘴对应所述滤网座设置,使得所述胶囊腔通过所述滤网与所述吸嘴相通;
每一个所述胶囊腔对应设有一用于穿刺胶囊的穿刺按钮件;
所述主体设有与所述胶囊腔相通的气流通道,使得所述胶囊腔通过所述气流通道与大气环境相通;
同时致动两个所述穿刺按钮件,使得两个所述穿刺按钮件同时刺向与之对应设置的胶囊腔内。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胶囊腔来收容复方胶囊内不可混放的组分胶囊,或者收容不同药剂胶囊,从而实现目前和将来流行的复方给药和多药剂给药,从而提高肺部给药的治疗效果,降低单药剂肺部给药的副作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穿刺按钮件包括按压部、刺针和复位弹簧;所述主体设有滑道,使得所述按压部可沿所述滑道做往复运动;所述滑道与所述按压部的接触处设有凹凸配合构造;所述刺针安装于所述按压部靠近胶囊腔一侧的端部;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刺针的外侧并容置于所述主体。
本技术方案中,滑道与按压部的凹凸配合既保证了刺针运动过程的直线性,进而保证了刺针刺穿胶囊的有效性,保证给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极给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极给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6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细胞雾化呼吸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气循环利用吸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