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7847.X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5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赖昌赛;谢盼盼;张龙华;陈巧琳;胡胜彪;张秋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光新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042;H01G9/048;H01G9/08;H01G9/15;H01G9/26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乐珠秀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隔离胶将阀金属箔片划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在所述阴极区形成阴极,成为基本芯子;根据设计的叠层数,逐层叠加所述基本芯子至引线框上,成为固定在所述引线框上的电容器芯包;将所述电容器芯包用绝缘树脂进行封装,封装完成后对绝缘树脂进行固化,形成电容器组件;对固定在所述引线框上的电容器组件进行冲切,形成单电容器;对所述单电容器进行老炼。所述制备方法改善老炼效果,减小漏电流,提升产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是指在铝、钽、铌、钛等阀金属的表面形成电介质层,例如采用阳极氧化法生成氧化物薄层作为电介质层,以电解质作为阴极,而构成的电容器,按照电解质状态分为液体电解电容器和固体电解电容器。目前电子产品发展趋于小型化,传统液体电解电容器体积偏大,无法满足大规模、高集成IC市场需求。
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以导电聚合物作阴极的贴片型固体电解电容器,与液体电解电容器相比,具有体积更小、性能更好、宽温、长寿命、高可靠性和高环保等诸多优点。
目前贴片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主要是在阀金属箔片表面形成导电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层,之后在固体电解质层外表面形成导电连接层,由引线端子分别引出阳极和阴极,然后进行封装和老化。
但是,现有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过程中,多种工序造成产品受到机械应力、热应力的冲击,导致漏电流增大。但现有的老化工艺对电介质层修复效果不佳,导致产品漏电合格率低、产品可靠性较差,在经过表面贴装后部分产品甚至会出现短路失效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提升电介质层的修复效果,降低产品漏电流,提升产品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隔离胶将阀金属箔片划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在所述阴极区形成阴极,成为基本芯子;根据设计的叠层数,逐层叠加所述基本芯子至引线框上,成为固定在所述引线框上的电容器芯包;将所述电容器芯包用绝缘树脂进行封装,封装完成后对绝缘树脂进行固化,形成电容器组件;对固定在所述引线框上的电容器组件进行冲切,形成单电容器;对所述单电容器进行散件老炼。
可选的,在进行引脚成型之后,再进行所述散件老炼。
可选的,在形成所述电容器组件之后,且在形成所述单电容器之前,对所述电容器组件进行回流热处理。
可选的,在所述回流热处理后,且在形成所述单电容器之前,对位于所述引线框上的所述电容器组件进行组件老炼。
可选的,对所述组件老炼后的所述电容器组件进行半成品测试。
可选的,对所述散件老炼后的所述单电容器进行成品测试。
可选的,在所述散件老炼过程中,采用散件老炼治具进行老炼,所述散件老炼治具包括用于在同一层容纳多个所述单电容器的盛放治具,所述盛放治具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将所述单电容器放入所述盛放治具的所述下盖板之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采用螺丝锁合。
可选的,所述散件老炼治具还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两根导杆;所述盛放治具包括位于左右两端的通孔,将多个所述盛放治具通过所述通孔套在所述导杆上,以使多个所述盛放治具堆叠起来,再一起进行所述散件老炼。
可选的,所述盛放治具的底面和顶面均具有PCB板,多个所述盛放治具堆叠后,通过所述PCB板电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盛放治具;上下两个所述盛放治具之间采用硅胶条粘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底座具有扣板,所述扣板的外端连接弹簧,所述扣板采用塞打螺丝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光新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光新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