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8085.5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2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司大军;王嘉阳;何烨;周保荣;李玲芳;姚文峰;陈义宣;杨健;朱欣春;游广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4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65004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发电 成本计算 增值税 电价 关系计算步骤 发电成本 数据计算 电价计算 计算步骤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关系计算步骤,获取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不含增值税电价与含税投资成本间的第一关系;第二关系计算步骤,获取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不含增值税电价与含税投资成本间的第二关系;发电成本计算步骤,根据不含增值税电价与含税投资成本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计算得到不含增值税电价,根据不含增值税电价计算得到含税电价,完成发电成本计算。本发明的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不但可以考虑各项费用的时间价值,而且可以有效考虑各项费用的税费,使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成本更为合理、更为贴近实际,为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规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发展迅猛,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截止2018年6月,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约155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约113GW,占比73.11%,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约42GW,占比26.89%,总装机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05GW的装机目标,但分布式光伏离“十三五”规划的60GW尚有一定空间。未来,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如何、光伏与火电的市场竞争博弈结果如何、集中式光伏与分布式光伏的市场竞争博弈结果如何,均与光伏发电经济性直接相关。光伏发电成本是衡量光伏发电经济的重要基础指标,对其准确计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报道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的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将光伏电站总投资、运营维护费、财务费用等费用视为静态费用,计算时将各项费用直接相加得到总费用;另一类是平准化度电成本法,将光伏的各项费用视为动态费用,具有时间价值,计算时将各项费用通过折现率折算到同一基准年后再相加得到总费用。
目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未区分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原值、电价等变量,未给出增值税额、所得税额的具体公式表达,未同时考虑增值税额、增值税抵扣额、所得税额这些重要影响因素,无法做到合理计税。即便已有相关研究提出需要考虑税费内容,但对于如何具体的计算税费内容,如何考虑税费对成本的影响,现有技术并未给出相关的计算方法。对此,提供一种在考虑光伏系统成本、运营维护费用、财务费用、折旧费用、年有效发电量的基础上,引入进项增值税额、销项增值税、所得税三项税费,引入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原值、电价等变量,完善已有平准化度电成本法,并给出详细的计算方法,使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成本更为合理、更为贴近实际,为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中不能考虑税费对成本的影响,造成成本计算不合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关系计算步骤,获取增值税税率,固定资产折算系数,光伏系统单位装机成本和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计算得到进项增值税额;获取运营年限,折现率,年有效发电小时数和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结合进项增值税额获得不含增值税电价与含税投资成本间的第一关系;
第二关系计算步骤,获取年有效发电小时数,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增值税税率,所得税税率,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折算系数,光伏系统单位装机成本,光伏系统成本的贷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根据获取的数据计算得到不含增值税电价与含税投资成本间的第二关系;
发电成本计算步骤,根据不含增值税电价与含税投资成本间的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计算得到不含增值税电价,根据不含增值税电价计算得到含税电价,完成发电成本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8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