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轨道二维与三维融合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9046.7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左丽玛;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B61K9/08;B61K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阵 成像单元 轨道 二维 巡检 光发生器 小车 融合成像 支撑装置 低功耗 遮光罩 功耗 三维 三维成像扫描 高量子效率 外界环境光 线阵摄像机 成像平面 成像芯片 电池供电 电池容量 轨道纵向 三维数据 线结构光 固定片 波长 减小 遮挡 驱动 应用 | ||
为获取轨道巡检所需的二维与三维数据,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功耗轨道二维与三维融合成像系统。该系统由片光发生器、线阵成像单元、3D成像单元、支撑装置、外壳和遮光罩组成;片光发生器用于产生片光P,为线阵成像单元提供照明,为3D成像单元提供线结构光;片光P的波长位于线阵成像单元、3D成像单元中成像芯片高量子效率区域内;线阵成像单元由多个线阵摄像机组成,线阵成像平面与片光P共面;3D成像单元由多个3D摄像机组成;线阵成像单元、3D成像单元沿轨道纵向对轨道进行二维与三维成像扫描;支撑装置用于固定片光发生器、线阵成像单元、3D成像单元和外壳;遮光罩位于外壳底部,用于遮挡外界环境光。本发明具备尺寸小、功耗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电池供电驱动的轨道巡检小车上,降低轨道巡检小车综合功耗,减小电池容量需求,减轻轨道巡检小车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基础设施检测领域的设备,具体指一种低功耗轨道二维与三维融合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是国家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国民出行、国防运输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大价值。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轨道由道床系统、钢轨系统、扣件系统组成。轨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钢轨系统会裂纹、龟裂等缺陷,扣件系统会产生螺栓松动、弹条断裂、弹条脱落等缺陷,道床系统会存在裂纹、断裂等缺陷。在地铁中,道床系统还存在道床异物(乘客遗漏的物品:手机、水瓶等)、道床积水、道床板结等问题。
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必须对轨道系统进行安全巡检,目前受技术限制,多采用人工巡检。在人工巡检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干扰,难以准确、客观地查找缺陷,且检测效率低、成本高。
近期,有学者尝试将线阵扫描成像技术应用于轨道巡检中,通过获取的扣件纹理图像进行扣件缺陷检测。但是,在二维纹理图像上,很难有效判定螺栓松动、道床异物等缺陷。为此,本发明拟将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轨道可视化巡检中,同时获取轨道全断面二维与三维图像,基于二维与三维图像对轨道病害进行检测,将大幅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在地铁行业中,需要每天对轨道状态进行巡查。若在现有轨检车基础上加装二维与三维成像设备,对轨道进行二维与三维成像,则存在轨检车不能每天频繁使用的问题。为此,未来基于小型化轨道巡检机器人,挂载轨道巡检设备,是有效解决地铁等行业中日常巡检需求的有效方式。小型化轨道巡检机器人一般采用电池提供动力,为减少巡检机器人重量,特别是电池重量,所搭载的检测设备必须降低功率和功耗。研制低功耗轨道二维与三维融合成像装置,有利于降低轨道巡检机器人电池容量需求,减小机器人重量,对推动轨道智能巡检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小型化轨道巡检机器人功率和总体功耗,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功耗轨道二维与三维融合成像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片光发生器、线阵成像单元、3D成像单元、支撑装置、外壳和遮光罩组成;
所述片光发生器用于产生片光P,片光P在轨道表面照射区域宽度不小于2.5m,厚度不超过2mm;
所述片光P与轨道纵向、轨道路面垂直,为线阵成像单元提供照明,为3D成像单元提供线结构光;
所述片光P的波长为b,b位于线阵成像单元、3D成像单元中成像芯片高量子效率区域内;
所述片光发生器由n1个共线安置的线结构光发生器构成,产生n1个线结构光,共面串行拼接为片光P,n1的取值范围为3-10;
所述线结构光发生器由激光器和扩束镜组成,激光器用于产生点光源,扩束镜用于将点光源扩束为线结构光;
所述线阵成像单元由n2个线阵摄像机组成,n2个线阵摄像机的成像平面共面、并与片光P共面,线阵成像区域覆盖整个轨道横向区域,n2的取值范围为3-10;
所述n2个线阵摄像机前端加装波长为b的窄带滤光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精工华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9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轨道二维与三维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门内饰缺陷视觉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