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气动筛板装置的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0562.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松;许子聪;阎登科;宋兰雨;文跃斌;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动 筛板 装置 反应器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反应器水处理流程采用下进上出浸没式。本发明的特点引入了一种气动筛板装置,改善了现行污泥床反应器的流态,更为经济有效的使反应器内泥水充分混合,避免了传统污泥床反应器易堵塞出现死区的问题。气动与水流扰动相结合,改变了传统反应器仅用水流扰动的习惯,提高反应器效能,缩短反应时间,进而减小反应器体积,为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高效的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反应器内流态,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用,对水中有机物和氮等营养物质进行脱除,适用于处理各类工业废水以及生产生活污水。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等营养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排放入河道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废水中有机物和氮的去除十分必要。生物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与好氧法相比,厌氧法具有较高污染物去除率、较低的运行成本和较小的占地面积,因而更有工程应用价值。
但厌氧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反应器内死区导致的反应器效能下降。目前常用旋流布水的方式改善水体流态,减小反应器内死区,但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气动装置的新型反应器,反应器内装有筛板,利用筛板的上下震动扰动污泥床,减小反应器内死区,增强反应器处理能力,可应用于污泥床(颗粒泥或絮状泥)污水处理系统内。与传统反应器相比,气动装置的引进,在达到扰动污泥床体目的的同时,降低了能耗,节省了反应器的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常规污水处理设备死区较多的问题,结合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反应器,主要内容为:一种具有气动筛板装置的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气动筛板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稳压装置、气动阀、时间继电器、气缸和筛板。其使用方法为: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先进入稳压装置,控制气压相对稳定后经过气动阀进入气缸内,时间继电器通过控制气动阀的开合控制气体的流向,进而控制筛板的运动方向;筛板可依据实际情况设置1~5层,层间距20~100cm;筛板设置方孔或圆孔,孔面积占筛板面积1/3~2/3,且由上至下单孔面积逐渐增大,单孔面积10~500cm²。
反应器水处理流程采用下进上出浸没式。反应器内分为泥水混合区和澄清区两个部分;筛板的上下振动可增强泥水混合作用,减少反应器死区,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用;澄清区自行发生泥水分离,清水经出水端排出反应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气动筛板的引入打破的传统污泥床反应器仅靠进水或循环水扰动床体的惯例,节省了能耗,用较为经济的方法使泥水充分混合,更有效的发挥微生物的作用;多层筛板布置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污泥进行扰动,保证整个体系的运行效能;筛板孔面积的不同,对水体扰动程度不一,可根据水力需求,更改设置。
本发明的特点是:引入了一种气动筛板装置,改善了现行污泥床反应器的流态,经济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污泥床反应器易堵塞出现死区的问题。气动与水流扰动相结合,改变了传统反应器仅用水流扰动的习惯,提高反应器效能,缩短反应时间,进而减小反应器体积,为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高效的反应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气动筛板装置的反应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空气压缩机;2-气体稳压装置;3-1#气动阀;4-2#气动阀;5-时间继电器;6-气管;7-气缸;8-连接轴;9-筛板;10-连接杆;11-反应器主体;12-进水端;13-泥水混合区;14-澄清区;15-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气动筛板装置的反应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0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