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病模拟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2304.7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范维;方以群;顾靖华;袁恒荣;包晓辰;谷爱梅;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2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佳丽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模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包括至少一根模拟血管、至少一根气体管和气泵;模拟血管为透明材料,且充满液体;模拟血管中至少一根为防水透气材料;气体管为透明材料,至少将防水透气材料的模拟血管包裹起来;气泵与气体管气密封连接,可向气体管增加和/或排出气体。其优点在于可以直观地看到减压病的形成,可以对快速消除减压病的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填补行业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人模型,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压病模拟人。
背景技术
减压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在减压后短时间内或减压过程中发病者为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于股骨、肱骨和胫骨,缓慢演变的缺血性骨或骨关节损害为减压性骨坏死。
潜水作业、沉箱作业、特殊的高空飞行等,如未遵守减压规定,可出现氮气泡压迫或血管栓塞症状,致减压病。水下作业时,身体每下潜10m,大致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的压力,所增加的压力称附加压。附加压和地面大气压的总和,称总压或绝对压。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肺泡内各种气体分压随之增高,并立即与吸入压缩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压相平衡。因肺泡内气体分压高于血液中气体压力,气体便按照波义耳定律,相应地增加了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量。
当人体由高气压环境逐步转向正常气压时,血液中的气体进过肺动脉的血管壁渗透至肺部,并经肺泡逐渐缓慢地排出体外,无不良后果。当减压过速,超过外界总气压过多时,就无法继续维持溶解状态,于是在几秒至几分钟内以气泡形式聚积于组织和血液中;减压愈快,产生气泡愈速,聚积量也愈多。氮可长期以气泡状态存在。
此外,由于血管内气泡继续形成,造成组织缺氧及损伤,细胞释放出钾离子、肽、组胺类物质及蛋白水解酶等,后者又可刺激产生组胺及5-羟色胺。这类物质主要作用于微循环系统,致使血管平滑肌麻痹,微循环血管阻塞等,进而减低组织与体液内氮的脱饱和速度。所以在减压病的发病机理中,气泡形成是原发因素。
在减压病的学习和研究中,没有针对该病理形成的模拟模型,很难对其有直观性的认识,更无法采用模拟实验获得相应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减压病模拟人,可以直观地看到减压病的形成,可以对快速消除减压病的参数进行深入研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包括至少一根模拟血管、至少一根气体管和气泵;模拟血管为透明材料,且充满液体;模拟血管中至少一根为防水透气材料;气体管为透明材料,至少将防水透气材料的模拟血管包裹起来;气泵与气体管气密封连接,可向气体管增加和/或排出气体。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当气泵向气体管增加压力,增压气体通过防水透气材料渗透进入模拟血管形成气泡。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当气泵按设定条件缓慢排出气体管内的气体时,气体管中的压力缓慢降低,模拟血管中的气体通过防水透气材料排出模拟血管。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气体管设置排气阀;打开排气阀,迅速排出气体管中的加压气体。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液体泵;液体管构成循环回路;液体泵驱动液体管内的液体流动。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模拟心脏;模拟心脏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和左心房;右心房与右心室设置单向阀,液体只能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左心房与左心室设置单向阀,液体只能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模拟血管与模拟心脏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压病模拟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模拟肺;模拟肺通过模拟血管与模拟心脏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技能培训装置
- 下一篇: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