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幕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2409.2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浩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3/12;C08K13/06;C08K9/04;C08K3/36;C08K3/22;C08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幕墙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耐热性 改性白炭黑 聚丙烯树脂 碳酸钙 改性树脂 碳酸氢钠 原料组成 重量份数 氧化镁 氧化铝 屏蔽 紫外线 防雾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镁5‑25份、氧化铝4‑16份、碳酸钙5‑25份、热塑性聚氨酯树脂10‑40份、改性树脂6‑24份、聚丙烯树脂10‑50份、碳酸氢钠3‑13份、改性白炭黑2‑14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3‑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6份、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16份、十二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5‑15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13份、防雾助剂2‑14份。本发明具有结构强度高、可以有效的屏蔽紫外线以及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幕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玻璃幕墙是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它赋予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也因此人们对玻璃幕墙材料要求越来越高,因玻璃幕墙使用的特殊性能,人们需要玻璃幕墙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传统的玻璃幕墙因材料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使制作的玻璃幕墙不能够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幕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玻璃幕墙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镁5-25份、氧化铝4-16份、碳酸钙5-25份、热塑性聚氨酯树脂10-40份、改性树脂6-24份、聚丙烯树脂10-50份、碳酸氢钠3-13份、改性白炭黑2-14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3-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6份、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16份、十二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5-15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13份、防雾助剂2-14份;
所述改性白炭黑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三聚磷酸钠、硅酸钠、乙基苯乙烯和去离子水,将以上物料放入反应釜中,同时加入白炭黑,然后对物料进行搅拌处理,搅拌时间为120min,搅拌完成后加入浓硫酸,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结束后对物料进行清洗处理,然后在氦气保护下通过磁力搅拌反应12h,反应完成后进行冷却处理,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白炭黑。
上述的一种玻璃幕墙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镁5-22份、氧化铝4-14份、碳酸钙5-22份、热塑性聚氨酯树脂10-38份、改性树脂6-22份、聚丙烯树脂10-45份、碳酸氢钠3-11份、改性白炭黑2-12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3-1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4份、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4-14份、十二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5-13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11份、防雾助剂2-12份。
上述的一种玻璃幕墙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镁15份、氧化铝10份、碳酸钙15份、热塑性聚氨酯树脂25份、改性树脂15份、聚丙烯树脂30份、碳酸氢钠8份、改性白炭黑8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9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0份、十二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0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份、防雾助剂8份。
上述的一种玻璃幕墙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称取权利要求3中各物料的重量份数,将氧化镁、氧化铝、碳酸钙、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改性树脂、聚丙烯树脂、碳酸氢钠、改性白炭黑、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二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防雾助剂放入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处理,粉碎时间为200min,粉碎完成后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放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处理,搅拌时间为180min,搅拌的同时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800-900℃,加热时间为180min,并逐渐升温至1200-1300℃,达到目的温度后保温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浩,未经孙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