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2956.0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凯;胡光;吉玉林;郝玉芬;胡泽文;黄银;闫秀;王冰;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胡建平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地震 综合分析 破裂机制 响应特征 震源 压裂 地层破碎 工程数据 压裂施工 断层 破裂 水力压裂裂缝 发育 地震资料 对比分析 工程地质 水力压裂 特征对比 特征响应 分析 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包括水力压裂裂缝破裂特征与微地震震源破裂特征对比分析方法、地层破碎带微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断层激发微地震特征响应及识别方法、层理发育储层微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本发明的微地震‑压裂工程综合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与水力压裂破裂机制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为微地震处理解释资料的正确使用提供了基础。本发明的地层破碎带微地震特征及识别方法、断层激发微地震特征及识别方法、层理发育储层微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供了微地震、压裂施工数据、地震资料等多资料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可深化工程地质认识,为现场压裂施工的调整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储层增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非常规资源的开发,微地震监测技术已成为实时监测压裂作业的一种常用的技术,通常工程师利用微地震定位图来估计水力裂缝的高度、长度、复杂度及相对射孔孔眼的位置。但是微地震处理解释资料的正确使用,需要理解微地震事件位置和水力压裂裂缝扩展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缺乏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与水力压裂破裂机制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于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不明确,导致工程师们错误地将微地震事件与水力压裂裂缝的张开与延伸直接相关联。同时缺乏微地震响应特征与工程地质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单一使用微地震处理解释结果无法有效的指导压裂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可深化工程地质认识,为现场压裂施工的调整提供依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包括水力压裂裂缝破裂特征与微地震震源破裂特征对比分析方法、地层破碎带微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断层激发微地震特征响应及识别方法、层理发育储层微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力压裂裂缝破裂特征与微地震震源破裂特征对比分析方法,从整个施工过程中微地震震源破裂累计时间、震源剪切总面积、震源总能量方面对比水力压裂施工时间、水力裂缝总面积及水力压裂注入总能量,分析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与水力压裂破裂机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阐述微地震震源破裂产生机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层破碎带微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综合钻遇情况、地震资料、微地震解释资料及压裂施工资料,多资料识别方地层破碎带并阐述破碎带激发微地震响应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断层激发微地震特征响应及识别方法,对比分析水力压裂激发微地震响应特征与断层激发微地震响应特征的区别,综合地震资料、微地震解释资料及压裂施工资料,识别断层及阐述断层激发微地震特征的影响。
上述方案中,所述层理发育储层微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层理发育层段与不发育层段的微地震事件数,同时结合全施工过程微地震事件的阶段统计结果及微地震事件数与净压力的匹配关系,阐述了层理发育储层的微地震响应特征。
实施本发明的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微地震-压裂工程综合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与水力压裂破裂机制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微地震震源破裂机制,为微地震处理解释资料的正确使用提供了基础。本发明的地层破碎带微地震特征及识别方法、断层激发微地震特征及识别方法、层理发育储层微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提供了微地震、压裂施工数据、地震资料等多资料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可深化工程地质认识,为现场压裂施工的调整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a是微地震事件产生机制(孔隙压力、滤失、诱导应力效应)的示意图;
图1b是微地震事件产生机制(天然弱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