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防雨式智能楼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3031.8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E04F17/04;E0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胜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9 | 代理人: | 路兆强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防雨 智能 楼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防雨式智能楼宇,包括楼宇本体,所述楼宇本体包括多个楼层,楼层的墙体上设有通风孔及可调式通风窗结构;所述可调式通风窗结构包括用于遮挡通风孔的圆窗板、与圆窗板同轴连接的转轴、设于圆窗板上的板通孔、设于圆窗板上的配重块及设于圆窗板上的蓄水装置,蓄水装置包括与圆窗板转动连接的横挂轴、与横挂轴连接的竖连杆及固定在竖连杆下端的蓄水罐,蓄水罐上端开口,蓄水罐底部设有缓排水孔,转轴与楼层的墙体转动连接,配重块与圆窗板底部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利用自然风对楼宇内部进行通风换气,且具备智能防雨功能,可以在下雨时进行自动切换、避免大量雨水进入楼宇内部,从而兼顾通风与防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楼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防雨式智能楼宇。
背景技术
除极少部分特殊楼宇外,一般的楼宇结构大多需要通风,而利用自然风进行楼宇内部通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需要通风的楼层设置进风口,出风口则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或不设置。从而自然风从进风口进入后,可以在楼宇内部流动,并最终从出风口或其它排风通路(如空调风道的排风道)流出,即实现了利用自然风进行楼宇内部通风这一功能。不过,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时,进风口需要横向设置,即至少要保障水平气流能够进入楼宇内部,这就导致了当下雨时,雨水容易大量进入楼宇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防雨式智能楼宇,能有效利用自然风对楼宇内部进行通风换气,且具备智能防雨功能,可以在下雨时进行自动切换、避免大量雨水进入楼宇内部,从而兼顾通风与防雨。
一种通风防雨式智能楼宇,包括
楼宇本体,所述楼宇本体包括多个楼层,楼层的墙体上设有通风孔及可调式通风窗结构;在每一个楼层中:
所述可调式通风窗结构包括用于遮挡通风孔的圆窗板、与圆窗板同轴连接的转轴、设于圆窗板上的板通孔、设于圆窗板上的配重块及设于圆窗板上的蓄水装置,蓄水装置包括与圆窗板转动连接的横挂轴、与横挂轴连接的竖连杆及固定在竖连杆下端的蓄水罐,蓄水罐上端开口,蓄水罐底部设有缓排水孔,缓排水孔的孔径为10毫米至50毫米,转轴与楼层的墙体转动连接,配重块与圆窗板底部固定;
当蓄水罐、转轴及配重块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时,板通孔与通风孔同轴;
当蓄水罐、转轴及配重块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时,通风孔与板通孔完全错开,圆窗板遮挡通风孔;
当蓄水罐为空罐时,且蓄水罐、转轴及配重块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时,可调式通风窗的重心低于转轴最低点;
当蓄水罐内水量大于蓄水罐容积的四分之一时,且蓄水罐、转轴及配重块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时,可调式通风窗的重心低于转轴最低点。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罐上设有罩住蓄水罐开口的滤网板,滤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缓排水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轴线水平,通风孔轴线水平,圆窗板处在蓄水罐与楼宇本体之间。
作为优选,在每一个楼层中:所述楼层的墙体上设有排风管,排风管包括横管段及竖管段,横管段一端与楼层内部连通,横管段另一端与竖管段上端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式通风窗结构还包括用于密封接触圆窗板的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固定在楼层的墙体上,转轴通过主轴承与楼层的墙体转动连接,楼层的墙体上设有安装孔,主轴承固定在安装孔内,转轴一端处在安装孔内,安装孔内设有处在转轴下方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通过气管连通至充气密封圈,弹性气囊底部与楼层的墙体固定,当蓄水罐为空罐时,且蓄水罐、转轴及配重块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时,转轴上设有用于挤压弹性气囊的压块,转轴轴线处在压块与弹性气囊之间,充气密封圈中心孔孔径大于通风孔孔径,充气密封圈中心孔孔径大于板通孔孔径,充气密封圈与通风孔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式通风窗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楼层的墙体上的防风管,防风管轴线水平,圆窗板处在防风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