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化学品性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3370.6 | 申请日: | 201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5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蔡莉莉;张康;曾俊儒;申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27/12;C08L51/04;C08K5/134;C08K5/526;C08K5/1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品性 pc abs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耐化学品性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了以下组分和含量:聚碳酸酯50‑75wt%,ABS树脂15‑40wt%,PCTFE1‑5wt%,增韧剂1‑5wt%,抗氧剂0.1‑1wt%,润滑剂0.1‑1wt%,本发明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作为本产品增韧剂,MBS在PC和ABS之间形成了具有较好相容性的第三组分,该组分在PC和ABS相界面上起到界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了两组分间的界面张力,且MBS中的橡胶相在材料受到应力时能够引发银纹,改善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材料韧性;经过合理设计的合金材料,在PC/ABS中加入PCTFE,从而提高了PC/ABS耐化学品性,由于PCTFE的极性比PTFE的极性高,与PC/ABS的相容性优于PTFE,更适合用于PC/ABS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耐化学品性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透明性、阻燃特性、尺寸稳定性、高耐热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但是聚碳酸酯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如成本高、加工流动性差、缺口敏感、易开裂、耐化学品性差等,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聚碳酸酯这些缺点,必须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共混其他聚合物制备合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改性方法。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接枝共聚物,丙烯腈提供树脂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刚性,丁二烯提供树脂韧性,苯乙烯提供树脂的加工流动性和光泽性。所以,ABS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尺寸稳定性、表面光泽度、耐低温性和加工流动性等。PC/ABS合金兼具了PC和ABS的优异性能,一方面合金可以提高ABS的耐热性能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合金可以降低PC的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可用于成型大面积及复杂的制品,同时可以降低制品的内应力,提高耐低温冲击性能。
但是,PC/ABS合金的耐化学品性不佳,容易受到比较强的化学溶剂侵蚀而导致制品开裂等缺陷,特别是当PC/ABS制品喷涂某些车身外饰漆时,由于其溶剂的强腐蚀性,易导致制品出现应力痕,龟裂,甚至开裂。常用的提高耐化学品性的方法有很多,聚四氟乙烯(PTFE)加入PC/ABS可以提升其耐化学品性,但是PTFE与PC/ABS的相容性很差,容易导致分层现象。相比于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极性更强些,与PC/ABS的相容性更好些,更适合用来提高PC/ABS的耐化学品性,目前未见使用PCTFE提高PC/ABS的耐化学品性的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耐化学品性能优异的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化学品性PC/ABS合金材料,包括了以下组分和含量:
聚碳酸酯50-75wt%,ABS树脂15-40wt%,PCTFE1-5wt%,增韧剂1-5wt%,抗氧剂0.1-1wt%,润滑剂0.1-1wt%。
其中,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为20000-30000g/mol,其玻璃化温度为145-150℃。
其中,ABS树脂为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苯乙烯组成的接枝共聚物,丁二烯橡胶含量为35-75%。
其中,PCTFE分子量在100000-200000 g/mol,结晶度为85%-95%。
优选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化合物。
其中,润滑剂为硬脂酸钙、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其混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耐化学品性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合金材料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