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注射用精确定位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3721.3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百芈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市睢***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器设备 固定挡板 推杆 电动伸缩杆 微型处理器 无线接收器 手柄 注射 内部固定 显示灯 注射器 显示屏 红外发射器 红外感应器 表面开设 防滑螺纹 开关按钮 微型电机 升缩杆 遥控器 粘胶 进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注射用精确定位器设备,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形的进口,所述进口的中间安装有注射器,且注射器的右侧固定有夹撑手柄,所述夹撑手柄的右侧设置有推杆,且推杆的右端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固定挡板的两侧固定有电动升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部固定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下方设置有微型处理器,所述微型处理器的下方安装有微型电机,且电动伸缩杆的末端设置有粘胶,所述遥控器的内部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下方固定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右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本发明通过设置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感应器,解决了传统临床注射用精确定位器设备达不到精确定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射用精确定位器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心血管内科,科室中对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应用较多也较频繁,而最常用的注射方式就是皮下注射,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随静脉血入右房,再入右室,经肺循环后回到左房,再左室,进入体循环,到达肝脏,代谢出活性成分,再随血流达到全身或病灶。若不需代谢即有活性,就不需进入肝脏就能直接到全身,患者入院后,注射工作大多是由护士手工操作,其中就要求护士一手固定皮肤,另一只手进行取针、穿刺、推注、拔针等多项操作,容易造成护士的忙乱,影响穿刺的效果。然而固定工作非常重要,每个护士手法不同,力道不同,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区别的疼痛感受,而且会注射后会出血情况。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但是现有技术存所述以下不足:
1、精度不是很高,没有办法做到精确定位,多次注射会引起感染;
2、医生或者护士会不小心扎到手指引起感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注射用精确定位器设备,解决了容易引起感染和对医生和护士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注射用精确定位器设备,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形的进口,所述进口的中间安装有注射器,且注射器的右侧固定有夹撑手柄,所述夹撑手柄的右侧设置有推杆,且推杆的右端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注射器的左侧内部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推杆的左侧末端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方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且注射器的左侧末端安装有针头,所述固定挡板的两侧固定有电动升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部固定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右侧固定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下方设置有微型处理器,所述微型处理器的下方安装有微型电机,且电动伸缩杆的末端设置有粘胶,所述无线接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无线发射器连接,且无线发射器位于遥控器的左顶端,所述遥控器的内部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下方固定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右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遥控器的下底端安装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左侧设置有电池弹簧,且电池槽的右侧设置有电池接触片。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收器与微型处理器通过第一导线串联连接,微型处理器通过第二导线与微型电机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距离注射器等距离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百芈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百芈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静脉穿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儿童输液手臂固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