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竹复合电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4893.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魏洋;汤帅峰;严少聪;王立彬;端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7/00 | 分类号: | E04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竹 复合桁架 围护结构 电梯结构 上下拼接 主体结构 面框架 焊接工艺 复合 单元式组合 轻质混凝土 安装主体 保温隔音 电梯主体 绿色建筑 螺栓连接 轻质高强 我国发展 竹材资源 桁架 钢立柱 横梁 拆卸 底座 腹杆 隔墙 拼装 承载 运输 | ||
一种钢竹复合电梯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主体结构由顶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中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和底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上下拼接而成,拼装成3面桁架,1面框架的体系,1面框架朝向建筑使用侧,围护结构由安装主体结构的底座和ALC轻质混凝土隔墙上下拼接而成。电梯主体结构分单元式组合,构件小型化,容易安装、拆卸及运输,整体采用螺栓连接,避免焊接工艺,以竹腹杆、竹横梁与钢立柱组合承载,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充分利用竹材资源,遵循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围护结构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音、耐久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竹复合电梯结构,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结构电梯井道基本采用整体式现场焊接而成,如中国专利CN 207061580U,公开了一种电梯钢结构井道,井道采用钢架焊接而成,整体结构简单。但对高空焊接工艺要求很高,整个施工过程在室外进行,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有较大影响,由于井道焊接工作空间小,焊接操作非常不便,容易出现气孔、裂纹、未焊透等质量问题,埋下安全隐患,从而导致电梯井道的施工工期长、安装效率低,整体式电梯结构,虽然整体性能好,但是整体式结构的电梯井道安装成本较高,同时不利于运输、搬运,占地作业面积也较大。
另外,钢结构电梯井道也有装配式结构,采用螺栓连接,避免了焊接的麻烦,例如中国专利CN 207597813 U,公开了一种加装电梯井道,主体框架由至少两段框架单元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而成,安装拆卸方便,简化了施工过程,缩减了施工工期,主体框架外设置玻璃墙,简洁美观。缺点是钢构件数量众多,用钢量很大,构件精确定位困难。对于电梯围护结构,多采用玻璃幕墙,通过定位结构直接连接在主体电梯结构上,容易造成光污染,也增大了主体结构的荷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钢结构电梯领域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竹复合电梯结构,分单元拼接组装,采用螺栓连接,避免焊接工艺,以竹横梁代替钢横梁,减少用钢量又易分类构件,方便了结构安装及拆卸,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可回收再利用,又保护了施工现场环境。又转常用的框架电梯结构为桁架结构,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减轻自重。围护结构采用ALC轻质混凝土隔墙轻质高强,保温隔音,不增加主体结构承受的荷载,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钢竹复合电梯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由顶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中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和底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上下拼接而成,拼装成3面桁架,1面框架的体系,1面框架朝向建筑使用侧,围护结构由安装主体结构的底座和ALC轻质混凝土隔墙上下拼接而成。
所述的顶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包括设置在电梯结构四角的4个顶部钢立柱,4个顶部钢立柱的上端通过4根钢横梁固定连接,4个顶部钢立柱的下端通过4根竹横梁连接,3面桁架通过角型连接件连接有3个竹腹杆,顶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之上安装电梯机房隔间。
所述的中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包括设置在电梯结构四角的4个中部钢立柱,4个中部钢立柱的上下端通过4根竹横梁固定连接,3面桁架通过角型连接件连接有3个竹腹杆。
所述的底部钢竹复合桁架单元包括设置在电梯结构四角的4个底部钢立柱,4个底部钢立柱的上端通过4根竹横梁固定连接,4个底部钢立柱的下端通过4根钢横梁连接,3面桁架通过角型连接件连接有3个竹腹杆。
上下相邻桁架单元通过各个钢立柱拼接端的连接法兰,配合多个螺栓上下连接,其中顶部钢立柱的上端封闭,底部钢立柱的下端具有延伸段连接到底座。
所述竹横梁由上下相邻桁架单元上下拼接成一片整体竹梁,竹横梁端部开孔搭接于连接法兰之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钢横梁通过连接板配合螺栓分别与顶部钢立柱和底部钢立柱连接。
所述竹腹杆两端中部开槽,开槽深度大于10cm,上下翼缘开孔,与角型连接件的一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道集成检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