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倒角边缘的弯曲的电触头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5100.9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2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M.埃德尔;A.默克勒;M.舒斯特;J.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德国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倒角 边缘 弯曲 电触头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触头元件(2),其包括弯曲部分(46),所述弯曲部分具有带有至少一个角部(26)的截面(1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这种电触头的方法,例如由金属片通过冲压和弯曲形成所述电触头元件(2)。由于这种电触头元件(2)的小型化的增加,越来越难以确保电触头元件(2)在弯曲之后保持预定的位置公差。已经观察到,当角部(26)至少在弯曲部分(46)中倒角时,弯曲过程变得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触头元件,其包括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具有带有至少一个角部的截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剪切(切割)和通过弯曲来制造这种电触头元件的方法。电触头元件可以是同时产生的电触头元件的一部分,其作为胚材仍然互连以形成条带。这种电触头的条带可以用于例如排针引脚和凸片。
背景技术
使用已知的制造工艺,电触头元件在弯曲后不会保持其精确的取向。因此,触头元件的接触部分(例如引脚或凸片部分)的实际位置可能与期望的位置不同。如果多个并联电触头元件是由胚材中先前互连的电触头元件的条带制造的,则经常观察到配对效应,其中一对相邻的电触头元件朝向彼此倾斜,在接触部分之间留下交替的较小和较大的间隙。由于驱动电连接的小型化,接触部分的实际位置与期望或规定位置的这种偏差是不可容忍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触头元件和制造这种触头元件的已知方法,使得实际位置与期望或规定位置的偏差变小。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触头元件,根据本发明来解决该目的,其中角部至少在弯曲位置被倒角。对于上述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至少一个角部至少在弯曲部分中被倒角。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至少一个倒角的角部减少了与成品(即,弯曲的电触头元件)中的期望或规定位置的偏差。
通过增加以下特征可以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这些特征各自具有其自身的技术效果并且可以彼此独立地添加。
例如,触头元件优选地由金属片制成,特别是冲压或剪切的金属片。这允许以高速率生产电触头元件,例如通过从模具中的金属片作为胚料同时形成互连的电触头元件的条带。
电触头元件可以围绕垂直于触头元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轴线弯曲。弯曲可以特别是约90度。触头元件可以是长形的,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是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的倍数。这样的弯曲的触头元件可以用于插头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截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角部,其中至少角部是倒角的。触头元件可以是引脚或凸片状。
截面可以至少在弯曲部分中是矩形的,其最容易通过使用冲压工艺制造。已经观察到,即使使用矩形截面,只要有两个角部是倒角的就足够了,以减小接触部分的实际位置或触头元件的自由端与其期望或规定的位置的偏差。
如果至少一个倒角的角部位于弯曲部分中的截面的径向向外的侧面,则可以实现弯曲过程的精度的另一种改进。在矩形截面中,具有截面倒角的两个径向向外的角部可能是有利的。
对于改善弯曲过程的精度而言,至少在弯曲部分,即存在弯曲半径的地方中设置倒角是更重要的。因此,至少一个角部可以在距离弯曲部分一定距离处(或者在电触头元件的直线部分处)没有倒角,而不会影响精度。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角部处的倒角通过电触头元件的塑性变形形成。例如,与倒角的角部的机械加工相比,这产生了优异的结果。特别地,倒角的角部可以通过冲压形成,例如,使用压靠角部的型砧。应注意,倒角的制造方式例如可以从截面的显微照片中识别。冲压倒角的材料相结构明显不同于机械加工的倒角的材料相结构。
角部处的倒角优选地延伸跨越与倒角相邻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标称宽度的至少10%,优选地是弯曲部分的径向向内的侧面。标称宽度是包括倒角的侧面的总宽度。
倒角可以相对于任何一个相邻的侧面进一步具有30°和60°之间的倾斜度,优选地约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未经泰连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