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5627.1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魏国伟;于萍;王具体;孟凯;张坦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世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6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芍饮片 白芍 去皮 加工 传统工艺 后续干燥 芍药总苷 生产效率 乙醇溶液 芍药苷 滚筒 闷润 切制 煮制 变色 饮片 浸润 切割 腐败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鲜白芍经过煮制后直接切成饮片,芍药总苷含量、芍药苷含量均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切制白芍饮片。通过滚筒快速去皮,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白芍品质。去皮后再经高压闷润,减少硬度,方便切割成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浸润,有效防止腐败,氧化变色,同时利于后续干燥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饮片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白芍饮片的加工工艺多为白芍煮制去皮后,干燥成白芍药材,使用前再软化切制成白芍饮片,加工费工费时,并且软化时易导致芍药苷等有效成分流失;另外在自然干燥与软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发黏与霉变等;同时在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多停留在药农分散自营加工,为使白芍饮片外观平整、美观、洁白,经常有硫黄反复熏制等情况出现。忽略了饮片内在质量,从而导致其芍药苷含量大幅度降低,市售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低于药典规定,严重影响了白芍药材及饮片的品质,进而影响中医临床疗效,严重制约了现代中药产业化的发展。金传山等在《白芍饮片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研究》中以芍药苷、芍药总苷与白芍饮片外观性状为主要考察指标,结合饮片生产企业的干燥设备与加工设备情况,利用趁鲜切制技术开展白芍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以期建立白芍饮片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客观技术参数,并实现产业化生产,以提高白芍饮片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白芍饮片质量,方便储存运输,提供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
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制成:
1)、取鲜白芍药材的芍根,洗净后,分档,加入8-10倍量85-90℃热水,沸水浴加热煮制8-10分钟沥出,于冷水浸制5-6 分钟,取出后投入滚筒脱皮机内刮去外皮,备用;
2)、将步骤1所得物喷以药材总质量10-15%浓度为50-60%的乙醇溶液,于15-20℃密封高压闷润2-3小时,置往复式切药机中切至 1.5-2 毫米的薄片;
3)、将步骤2所得物于60-65 ℃烘至6-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分装抽真空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
鲜白芍经过煮制后直接切成饮片,芍药总苷含量、芍药苷含量均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切制白芍饮片。本发明的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通过滚筒快速去皮,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白芍品质。去皮后再经高压闷润,减少硬度,方便切割成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浸润,有效防止腐败,氧化变色,同时利于后续干燥加工。抽真空保存,减少氧化,变质,利于延长货架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白芍饮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制成:
1)、取鲜白芍药材的芍根,洗净后,分档,加入10倍量85℃热水,沸水浴加热煮制10分钟沥出,于冷水浸制5分钟,取出后投入滚筒脱皮机内刮去外皮,备用;
2)、将步骤1所得物喷以药材总质量15%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于20℃密封高压闷润2小时,置往复式切药机中切至 1.5-2 毫米的薄片;
3)、将步骤2所得物于60℃烘至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分装抽真空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