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修井作业中措施性作业施工效果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7560.5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升;秦松海;刘志斌;闵超;董晓旭;陈琳;马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30/20;G06F17/1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作业 措施 施工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修井作业中措施性作业施工效果评价方法:(a)确定措施性作业评价指标集U;确定作业效果的评价集V;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给出评价矩阵R=(R1,R2,R3,R4,R5,R6T),Ri=(ri1,ri2,ri3,ri4,ri5);建立模糊评价模型;计算评判指标值B,并归一化;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修井作业中措施性作业施工效果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措施性井下作业的评价方式的上述缺陷,实现提高修井作业质量,延长油水井免修期,及时了解掌握修井作业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措施作业质量,从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修及复杂性作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修井作业中措施性作业施工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井下作业是对油、水井的投产、生产维护、井内故障处理、增产稳产等进行的各类施工工序的统称,是油、气、水井长周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开采、开发,大多数油田的产油量目前出现下滑的趋势,各个采油厂面临的问题是产液量含水高,油水井井况复杂,部分油井施工困难,油井作业占井时间长,造成误工时间增加,极度影响油田的原油生产过程。目前大多数油田每年作业成本费用高达几十亿元,是生产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过作业增产的原油又是原油产量保持稳定的可靠保障。因此,井下作业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油田稳产基础的巩固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油田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如何应对现阶段出现的种种不利情况,提高油井作业的效率,提高作业后的成功率,及作业后如何更好的提高原油产量,满足各方需要的最高利益,就是对油田修井作业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国内大多数油田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困难开发时期,老油田自然递减加快并且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投入产出矛盾突出,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油田修井作业工程可以保障老油田稳产上产,但随着老油田开发管理难度加大,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一是井下故障增多,上修作业频繁,作业成本上升。经过持续多年的开发,油水井生产周期的延长,采油设施(油管、抽油杆、泵)的老化,以及地下情况的变化造成井下故障增多,油水井作业工作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二是作业措施难度加大,增油量下降,效益变差。油田在多年持续高速、高效开采的情况下,地下剩余可采储油量减少,能量降低,措施难度加大,措施效果越来越差。要保持油田稳产,势必增加更多的措施工作量,这样就会增加作业投入,降低作业效益,造成作业成本逐年上升。
因此,井下作业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其中根据作业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维护性作业、措施性作业、不压井作业。其中措施性作业更是油气增产的决定性因素。井下作业公司措施工作量主要包括大型措施和一般措施,其中大型措施包括:压裂、酸化、防砂,计算单位为井次。一般措施包括:钻塞(钻塞后再补层不算措施)、补层(补开新层,但不取资料)、找水、堵水、找串、封串、找漏、堵层、化学吞吐,调剖、防膨、打捞(一般性)、封层(填砂注灰)、封井(填砂注灰)、测试、固井、解堵、处理井筒、修套(不动钻杆)、套管补贴(不动钻杆)等,计算单位为井次。
目前,井下作业评估工作主要表现为统计作业效果,这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而不同的井下作业公司对作业效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针对油田公司最关注的是油气产量,而影响油气产量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增产增注措施决定的,因此现有技术中,井下作业评估工作主要表现为统计作业效果,这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而不同的井下作业公司对作业效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作业评价方法也因各大油田管理方式不同而不同,存在着诸多问题。概括来讲,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多种评价方法并存。二、各种评价方法往往仅针对单一一项技术作业进行,尚未形成统一的适合于措施性井下作业的评价体系。三、各评价方法的评价指标项的选择和处理手段还有待完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7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河流相油藏边部储量有效动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大采高工作面的复合采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