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近红外光控智能释药系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7617.1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楠;谢春玲;陈顺玉;肖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192;A61K47/69;A61P29/00;C25D11/2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纳米 阵列 红外 光控 智能 系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近红外光控智能释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钛片为阳极,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以十四醇(TD)及金纳米颗粒(Au-NPs)为近红外光控基础,布洛芬为消炎药物,将十四醇(TD)与布洛芬(IBU)的混合物通过真空干燥法载入载金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Au),通过一定波长的近红外光照射使该系统释放药物,从而达到近红外光控智能释药的目的,使系统的释药过程可控、及时、高效;
所述的载金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Au)由下述步骤制备的: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置于NaOH溶液中,于温水浴条件下进行羟基化处理,干燥备用,得羟基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OH);将羟基化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OH)置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乙醇溶液中进行氨基化处理,干燥得氨基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NH3+);将氨基化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NH3+)置于金溶胶内浸泡24h进行载金,干燥,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条件为:退火初始温度450℃,退火速度为5℃/min,保温后得载金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s-Au);
上述的金溶胶采用柠檬酸钠还原四氯金酸(HAuCl4)的方法制备带负电荷的金纳米颗粒,再用水配制成金溶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氧化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由下述步骤制备的:1)钛片预处理:将钛片打磨至光滑,并在HF和 HNO3的混合酸溶液中刻蚀10~30s,用蒸馏水淋洗,50℃烘干;2)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以预处理好的钛片为阳极,铂片为阴极,在含氟化铵0.20~0.60 wt% 的甘油/水体系的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2~24h,氧化电压为30~70V,电解液温度为20~50℃即得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四醇与布洛芬的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十四醇与布洛芬以质量比2:1-4:1在50℃-60℃水浴磁力搅拌条件下进行共混获得布洛芬和十四醇的共混物。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药操作包括用移液枪吸取25μL-40μL制备好的布洛芬(IBU)和十四醇(TD)的混合物(TD&IBU),趁热滴加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表面,使其均匀分布,并置于50℃-60℃真空干燥箱内进行真空干燥2h-4h,重复上述载药操作5-9次,得到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近红外光控智能释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76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