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8322.6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朱爱平;熊建军;袁斌;张大勇;刘万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2 | 分类号: | B60P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马凯华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顶盖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自卸车顶盖结构包括主盖、副盖、第一连杆、摆臂、第二连杆及驱动件。副盖与主盖相对设置以拼接封盖车厢。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副盖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主盖的前端可转动连接。第一摆臂与主盖可转动连接。第二摆臂与主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连接,另一端与副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驱动件的一端与车厢的后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可转动连接,驱动件伸缩以带动第二摆臂转动,第二摆臂带动主盖与副盖运动,并使副盖相对于主盖转动。上述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在闭合时能保证车厢完成密闭,打开时不会遮挡车厢上方的装载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及其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地自卸车车辆改装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厂为响应国家的环保要求和客户的功能需求,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结构。目前常见的自卸车顶盖结构,顶盖闭合时能够将车厢从前到后完全覆盖密闭,但是当顶盖举升至最前方时,顶盖后端会有一部分遮罩住车厢前上方的装载空间,进而影响装货。如果为了避免顶盖的后端遮罩住自卸车车厢的装载空间,往往将顶盖设计的尺寸较短。因此,当顶盖闭合后其后沿与车厢最后端之间空出一段不再覆盖密闭。这种结构虽能使顶盖举升至最前时,其后端不再遮罩车厢前上方的装载空间,但是顶盖闭合后不能将车厢完全覆盖密闭,车辆运行时货物会从车厢后上方抛撒、遗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合时能保证车厢完成密闭,打开时不会遮挡车厢上方的装载空间的自卸车及自卸车顶盖结构。
一种自卸车顶盖结构,包括:
主盖,可活动盖设于车厢的前端;
副盖,可活动盖设于所述车厢的后端,所述副盖与所述主盖相对设置以拼接封盖所述车厢;
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副盖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盖的前端可转动连接;
摆臂,包括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设于所述车厢,另一端与所述主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设于所述车厢,另一端与所述主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
驱动件,其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伸缩以带动所述摆臂转动,所述摆臂带动所述主盖与副盖运动,并使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主盖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远离所述车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伸缩以带动所述第二摆臂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的两端的可转动连接处,及所述第二摆臂的两端的可转动连接处位于同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盖及所述副盖均为拱形盖体。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第一弯部,多个所述第一弯部之间形成有用于避让车头的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铰接部,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通过所述铰接部分别与所述主盖及所述副盖铰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卡合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摆臂后端固定。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盖的侧边安装有上限位件,所述第一摆臂或第二摆臂上安装有下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与所述下限位件相抵接,所述驱动件定位。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卸车顶盖结构还安装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朝向车厢的边框设有导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