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膜轴承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8729.9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强;李文婷;张立佳;李衍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奇士登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02;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孙福岭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膜 轴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油膜轴承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膜轴承油的原料包括基础油分和功能添加剂;所述基础油分包括光亮油和加氢基础油;所述功能添加剂含有全部以下组分:疏水剂、高温抗氧剂、极压抗磨添加剂、减摩防锈添加剂、酸离子捕捉剂、铜腐蚀抑制剂、破乳化剂和消泡剂;
按重量份数配比,各原料的含量为:基础油分100份,功能添加剂6.69~20.89份;
所述疏水剂为聚异丁烯PB2400;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二辛基二苯胺VANLUBE81;
所述极压抗磨添加剂为噻二唑衍生物VANLUBE972;
所述减摩防锈添加剂为苯三唑脂肪铵盐T406;
所述酸离子捕捉剂为RC8500;
所述铜腐蚀抑制剂为苯骈三氮唑T706;
所述破乳化剂为LZ5957;
所述消泡剂为DF5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膜轴承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油采用150BS,所述加氢基础油采用50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膜轴承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添加剂按重量份数配比含有全部以下组分:
疏水剂5.0~15.0份;
高温抗氧剂0.5~2.0份;
极压抗磨添加剂1.0~3.0份;
减摩防锈添加剂0.06~0.30份;
酸离子捕捉剂0.1~0.5份;
铜腐蚀抑制剂0.01~0.03份;
破乳化剂0.01~0.04份;
消泡剂0.01~0.02份。
4.一种油膜轴承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基础油分总用量为100份,取基础油分总用量的20%~50%加入到产品釜中进行预热至75~90℃;
2)将功能添加剂中的高温抗氧剂、减摩防锈添加剂和铜腐蚀抑制剂计量加入到产品釜中,恒温搅拌25~35min,至高温抗氧剂、减摩防锈添加剂和铜腐蚀抑制剂完全溶解止;
3)将剩余的基础油分计量泵入到产品釜中,将功能添加剂中的疏水剂、极压抗磨添加剂、酸离子捕捉剂、破乳化剂和消泡剂依次计量加入到产品釜中,搅拌均匀得到油膜轴承油;
其中,疏水剂5.0~15.0份;高温抗氧剂0.5~2.0份;极压抗磨添加剂1.0~3.0份;减摩防锈添加剂0.06~0.30份;酸离子捕捉剂0.1~0.5份;铜腐蚀抑制剂0.01~0.03份;破乳化剂0.01~0.04份;消泡剂0.01~0.02份;
所述疏水剂为聚异丁烯PB2400;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二辛基二苯胺VANLUBE81;
所述极压抗磨添加剂为噻二唑衍生物VANLUBE972;
所述减摩防锈添加剂为苯三唑脂肪铵盐T406;
所述酸离子捕捉剂为RC8500;
所述铜腐蚀抑制剂为苯骈三氮唑T706;
所述破乳化剂为LZ5957;
所述消泡剂为DF5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奇士登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奇士登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7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油组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环境友好高速轨道车辆减振器油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