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式防波堤系统及其防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8826.8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F03B1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朱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波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浮式防波堤系统,包括布设在海底的锚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浮台二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浮台二上设有扭簧控制的收卷轴,所述收卷轴上设有绳索与锚块连接,所述浮台二上铰接有浮台一,所述浮台一上安装有防波板,防波板的底面安装有固定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控制自动将防浪板打开进行削浪,同时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做到进行柔性的缓冲抵抗波浪,减少了波浪对防波堤本身的破坏,此外,本申请的浮式防波堤还可以进行折叠拼接成旅游平台,功能多,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式防波堤系统及其防浪方法,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波堤防御波浪入侵,形成一个掩蔽水域所需要的水工建筑物。位于港口水域的外围,兼防漂沙和冰凌的入侵,赖以保证港内具有足够的水深和平稳的水面以满足船舶在港内停泊、进行装卸作业和出入航行的要求。有的防波堤内侧也兼作码头用或安装一定的锚系设备,可供船泊靠泊。按其平面布置形状,分突堤和岛堤;按断面形式,分斜坡式、直墙式和混成式三种。
如一公布号为CN106677120A公开了一种消中长周期波浪的浮式防波堤,消中长周期波浪的浮式防波堤,包括:至少两组浮式防波堤单元,每组浮式防波堤单元包括:两个单体,其呈60°~120°的V型设置;连接环,其设置在V型顶角处将两个单体的一端连接;以及分别设置在V型的三个端点处的锚固系统;相邻两组浮式防波堤单元的所述单体间平行设置,且相邻两组浮式防波堤单元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在波向线方向增加了浮式防波堤的长度,防波堤单体间的柔性连接件有效的限制了波浪水质点的运动,对消中长周期波浪具有较好的效果。本发明能够在开敞水域快速安装施工,且便于运输,可回收重复利用。
又如一公布号为CN108442311A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具有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浮式防波堤属于海洋能利用领域,由多个浮式防波堤模块组成,模块间弹性连接,实现各模块独立运动并发电,又能够组成浮式防波堤发电牧场。单个浮式防波堤模块包括方箱、发电装置、连接装置和锚泊系统。多个模块间通过连接装置弹性连接。波浪运动导致浮体运动,引起发电舱内流体运动,使得舱室上部气压不断变化,由于涡轮机两侧气压不同,形成往复气流,气体通过空气涡轮机将气体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成电能。本发明融合了浮式防波堤和波浪能发电装置,既实现对离岸海洋结构物的掩护,又能够产生电能,具有可移动可重复、不受水深和地质限制等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与维修,对海洋环境无污染,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海洋工程活动的逐渐深水化,固定式防波堤造价变得昂贵,施工也变得十分困难。而浮式防波堤具有造价低廉,修建工期较短等优点,成为深水海域防波堤的首选。现有的浮式防波堤功能单一,不能进行有效的波浪防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浮式防波堤系统及其防浪方法,本发明利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控制自动将防浪板打开进行削浪,同时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做到进行柔性的缓冲抵抗波浪,减少了波浪对防波堤本身的破坏,此外,本申请的浮式防波堤还可以进行折叠拼接成旅游平台,功能多。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浮式防波堤系统,包括布设在海底的锚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浮台二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浮台二上设有扭簧控制的收卷轴,所述收卷轴上设有绳索与锚块连接,所述浮台二上铰接有浮台一,所述浮台一上安装有防波板,防波板的底面安装有固定板;
所述浮台二的底部安装有叶轮发电机,所述叶轮发电机与布设在浮台二上的蓄电池连接,所述浮台二的中间安装有导槽,所述导槽与浮台二壁面之间安装有弹簧,导槽之间安装有浮筒,所述浮筒的后侧连接有多级伸缩液压缸,多级伸缩液压缸铰接在浮台二上,所述浮筒与固定板之间还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浮台二之间还连接有铁链二。
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浮式防波堤的防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台风来袭时,通过外部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多级伸缩液压缸向前推动使浮筒脱离导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矿库移动式旋流分级筑坝系统与实施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穿堤箱涵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