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板传热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8881.7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长水;刘壮;张瑶;谢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温控 传热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板传热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温控板的降温性能测试及温控板的升温性能测试;
6.1温控板的降温性能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接通第5电磁阀和第6电磁阀的第一通道,使第一接口(6.1)与第二接口(6.2)接通,第八接口(6.8)与第七接口(6.7)接通,利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别实现对工作液的降温和升温,关闭温控板和隔热水箱的入口,第四接口(6.4)和第五接口(6.5)关闭,实现冷液和热液的预循环;
当温度传感器(11)达到设定高温温度时,第6电磁阀切换至第二通道,第八接口(6.8)与第七接口(6.7)之间通道关闭;第3电磁阀打开状态,第四接口(6.4)打开;第1电磁阀切换到关闭状态,第三接口(6.3)关闭;第八接口(6.8)与第四接口(6.4)连通,热液经第八接口(6.8)流向第四接口(6.4),经过隔热水箱后进入第三接口(6.3)第二通道进入第七接口(6.7)后进入热液存储装置(13),向隔热水箱中通入一定温度一定体积的热液,当温度传感器(4)测定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将第6电磁阀切换到第一通道,第八接口(6.8)与第四接口(6.4)断开,与第七接口(6.7)接通;
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7)、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8)实时监测温控板进出口的温度情况和液压情况,流量计(19)实时监测温控板进口的流量情况,保证进入温控板的工作液为恒温恒压和恒定流量;
当第三温度传感器(10)达到设定低温温度时,第5电磁阀切换至第二通道,第一接口(6.1)与第二接口(6.2)之间断流;第2电磁阀切换至关闭状态,第四接口(6.4)关闭,而第五接口(6.5)打开,第4电磁阀切换至第二通道,第六接口(6.6)与第二接口(6.2)连通;冷液存储箱(9)的冷液经第一接口(6.1)进入第五接口(6.5)后进入温控板再经第六接口(6.6)流向第二接口(6.2)进入冷液存储箱(9),向温控板中不断通入一定温度一定流量的冷液;
实现温控板与隔热水箱之间的热量交换;
隔热水箱内部均布的温度传感器(4)实时多位置地测量内部液体的温度变化;
利用温控板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5)和出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7)实时监测温控板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液体温度情况;
利用温控板入口处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出口处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8)实时监测温控板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液体压力情况;
不断进行数据的采集,直到隔热水箱的温度下降到某一适宜电池工作的温度,动力电池适宜的工作温度为35-45℃;
计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板的传热量和传热系数,以及隔热水箱内部液体下降到特定温度时的耗时情况,进而反应温控板的传热降温性能和传热的变化规律;
6.2温控板升温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5电磁阀和第6电磁阀为打开状态,使第一接口(6.1)与第二接口(6.2)接通,第八接口(6.8)与第七接口(6.7)接通,利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别实现对工作液的降温和升温,关闭温控板和隔热水箱的入口,即第五接口(6.5)和第四接口(6.4)关闭,实现冷液和热液的预循环;
当第三温度传感器(10)达到设定低温温度时,将第5电磁阀切换至第二通道,第一接口(6.1)和第二接口(6.2)之间不通;第2电磁阀为打开状态,第四接口(6.4)打开,第1电磁阀为打开状态,第二接口(6.2)与第三接口(6.3)之间接通,冷液由第一接口(6.1)向第四接口(6.4)流动,经过隔热水箱(3)后通过第三接口(6.3)流入第二接口(6.2)后再流入冷液存储装置(9)中,从而向隔热水箱中通入一定温度一定体积的冷液,将第5电磁阀切换回打开状态,第一接口(6.1)和第二接口(6.2)连通,隔热水箱中不再通往冷液;
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7)、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8)实时监测温控板进出口的温度情况和液压情况,流量计(19)实时监测温控板进口的流量情况,保证进入温控板的工作液为恒温恒压和恒定流量;
当第四温度传感器(11)达到设定高温温度时,第6电磁阀切换至第二通道,第七接口(6.7)与第八接口(6.8)之间不通,第3电磁阀切换至第二通道,第4电磁阀为接通状态,第八接口(6.8)和第五接口(6.5)接通,第六接口(6.6)和第七接口(6.7)接通,热液存储装置(13)中的热液经第八接口(6.8)进入第五接口(6.5)后进入温控板中,再经第六接口(6.6)进入第七接口(6.7)回流至热液存储装置(13)中,从而向温控板中不断通入一定温度一定流量的热液;
实现温控板与隔热水箱之间的热量交换;
隔热水箱内部均布的温度传感器(4)实时多位置地测量内部液体的温度变化;
利用温控板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5)和出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7)实时监测温控板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液体温度情况;
利用温控板入口处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出口处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8)实时监测温控板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液体压力情况;
不断进行数据的采集,直到隔热水箱的温度上升到某一适宜电池工作的温度,
计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板的传热量和传热系数,以及隔热水箱内部液体上升到特定温度时的耗时情况,进而反应温控板的传热升温性能和传热的变化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电池适宜的工作温度为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8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