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的静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9114.8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6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鹏;李素丽;李俊义;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注液后 方法 | ||
为提高电解液浸润程度,本发明记载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的静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注液后的锂离子电池在不高于60℃且不低于40℃下高温静置不超过16h、不少于4h;步骤二:将步骤一静置后的电池在不高于25℃且不低于电解液溶剂共熔点的温度下低温静置不超过16h、不少于4h;步骤三:当高温静置时间和低温静置时间总和≥20h,结束静置,否则执行步骤一,当高温静置总时间和低温静置总时间之和≥20h,结束静置,否则执行步骤二,静置总时间≥20h,结束静置,否则继续执行步骤一,进行下一个循环。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通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静置,降低电池循环寿命加速衰减的风险,改善了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低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的静置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电网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的电池和储能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已经商业化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人们的最佳选择。
目前,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体系相对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通常低于800Wh/L;在电动汽车领域,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通常在400~600Wh/L,远低于汽油能够提供的能量密度。学术界与产业界也在加大投入,研究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包括新材料、新体系的开发等。而新材料、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资源,短期内尚没有成熟的方案推向市场。提高能量密度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用现有材料体系,增大极片的压实密度,对材料的使用越来越极限。而增大极片压实密度的弊端也很明显:电解液在极片中浸润的难度大大增加。
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在注液工序完成后,需要将电池静置一段时间,以保证电解液在极片中充分浸润。浸润完成后才能进行化成工序。如果电解液浸润不良,导致一部分电极活性材料没有接触电解液从而无法有效利用,将造成电池寿命加速衰减等问题。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通常为氧化物,硬度较大,增大极片压实密度几乎不会导致材料颗粒形变。而负极活性材料通常为石墨,硬度较小,增大极片压实密度会导致材料颗粒塑性形变,进而影响极片内部孔隙结构与分布。因此,电解液在负极浸润的难度往往大于在正极中浸润的难度,而浸润不良的负极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通常会出现黑斑、析锂等现象,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加速衰减,同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电解液在极片中浸润程度主要取决于电解液的流动性与毛细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极片孔隙尺寸与分布、电解液表面张力。温度升高,电解液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强,有利于浸润的进行。因此很多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注液后在高温环境静置,以促进电解液浸润。然而,对于毛细作用主导的小尺寸孔隙的浸润,高温环境是不利的。因为毛细作用与电解液表面张力成正比,而高温会导致电解液表面张力减小,从而减弱毛细作用。
毛细作用方程:
其中h表示液面能够爬升的高度,γ表示液体表面张力,θ表示液体表面对固体表面接触角,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r表示孔隙半径。
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其中γ0表示绝对零度时的表面张力,T表示温度,Tc表示临界温度,n是无量纲常数,对于有机物n大于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的静置方法,以提高电解液浸润程度,使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浸润效果,降低电池循环寿命加速衰减的风险,降低安全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的静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9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析锂的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