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地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0256.1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邳州市腾利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L23/12;C08L3/08;C08K13/02;C08K3/22;C08K3/26;C08K3/34;C08K5/07;C08K5/18;C08K5/098;C08J5/18;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地膜 羟丙基改性 糯米淀粉 聚丙烯 纳米级二氧化钛 聚乙烯 金属添加剂 光分解剂 农用材料 生物降解 无机填料 重量份 减小 制备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地膜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农用材料技术领域。其材质的制备原料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聚乙烯15~25份、聚丙烯2~5份、纳米级二氧化钛0.1~0.12份、光分解剂0.1~0.12份、无机填料3~5份、羟丙基改性糯米淀粉12~14份。本发明提供的提供农用地膜采用了羟丙基改性糯米淀粉作为原料,可以减小金属添加剂使用量以及易于生物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地膜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农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农用地膜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地膜年产量达60万吨左右。累积推广面积达5000万hm2,是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地膜覆盖栽培广泛应用于全国范围,覆盖作物涵盖了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草、树苗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普遍增产30%左右,经济作物增产达20%-60%。农用地膜的应用,已成为继化肥、农药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生产资料。应用于低产田、经济作物、蔬菜等作物上。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解决高寒地区作物栽培起到了极大作用。但是,农用地膜在使用时,由于不断老化、变硬变脆而碎落于农田之中,大量的废膜,影响了作物的生长,成为了“白色污染”。
农用地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农用地膜具有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调节土壤养分的转化,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温、光的利用率,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抑制杂草生长。抑制盐碱上升等功能,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业效益。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而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农用地膜技术的广泛使用提高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农膜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扩大了许多植物的栽培时域,特别是蔬菜生产,为“淡季不淡”立下了汗马功劳。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农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白色污染。农用地膜长期暴露于空气、阳光下,不断老化,易破碎,作物收获后很难整片回收,大部分的碎片,被耕翻在耕作层内,由于一般的农膜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或添加物合成或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和密闭性。能缓冲冷热、酸碱、挤压等。一般不易被微生物和一些有机溶剂所降解和溶解,能长期地残留在土壤中。农用地膜使用的时间越长,土壤中残留的塑料薄膜碎片越多。
稳定剂对土壤的污染为了使农膜在温度变化的日光照射下保持性态的稳定。要在农膜中
增添一些稳定性的成分,其大部分都含重金属盐类。如含Pb、Cd、Zn、Ba、Sn和一些有机化合物。且农膜主要用Pb和Cd的化合物作稳定剂,这些重金属很容易从农膜中溶出。在覆盖过程中不断受到水分的浸润而溶出来,进入土壤,使土壤不断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从而在作物中产生积累。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金属添加剂使用量以及易于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
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用地膜,其材质的制备原料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聚乙烯15~25份、聚丙烯2~5份、纳米级二氧化钛0.1~0.12份、光分解剂0.1~0.12份、无机填料3~5份、羟丙基改性糯米淀粉12~14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羟丙基改性糯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是:在40wt%的糯米淀粉乳液中加入Na2SO4和NaOH,Na2SO4和NaOH的加入量分别是初始时糯米淀粉乳液重量的0.5wt%和1wt%,再向体系中加入醚化剂环氧丙烷,环氧丙烷的加入重量是初始时糯米淀粉乳液重量的5wt%,置于密封容器中,40℃搅拌反应1h,再用稀盐酸调节反应体系pH至6,过滤出固体物,用水洗涤固体物至滤液pH中性,再经过固体物的干燥、粉碎后,得到羟丙基改性糯米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邳州市腾利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邳州市腾利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0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