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1147.1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姬东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14;G06Q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模块 数字图像处理模块 物流状态 物流 条码扫描模块 条码扫描系统 移动扫描设备 中央处理模块 包裹状态 控制系统 数字图像 处理和分析 工作效率 环境状态 条码信息 图像信息 准确检测 条码区 扫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包括移动扫描设备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条码扫描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和物流状态采集模块,条码扫描模块与移动扫描设备相连,用于获取物流包裹上的条码信息;物流状态采集模块,包括环境状态采集模块和包裹状态采集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物流包裹的图像信息;中央处理模块与数字图像处理模块、物流状态采集模块、包裹状态采集模块和条码扫描模块连接,用于处理和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和物流状态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本发明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对条码区扫描的准确性,且可以准确检测包裹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条码扫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产的工业化速度迅速加快,生产的产品数量猛增,给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手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今天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和简单的计算机去处理已十分困难,且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目前大多数物流仓库还是采用手动扫描包裹上的条码,工作效率低,且工作量十分大,鉴于此,有必要改进一种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对条码区扫描的准确性,且可以准确检测包裹的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包括移动扫描设备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条码扫描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和物流状态采集模块,
条码扫描模块与移动扫描设备相连,用于获取物流包裹上的条码信息;
物流状态采集模块,包括环境状态采集模块和包裹状态采集模块,环境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和环境湿度数据;包裹状态采集模块,在移动扫描设备扫描包裹时,采集该包裹的体积数据和质量数据;
数字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物流包裹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出包裹上条码的位置、包裹的类型和运行状态;
中央处理模块与数字图像处理模块、物流状态采集模块、包裹状态采集模块和条码扫描模块连接,用于处理和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和物流状态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并发出指令给条码扫描模块,条码扫描模块发出指令给移动扫描设备,对包裹的条码区进行扫描。
优选地,前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中央处理模块分析的各种数据和指令。
再优选地,前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错调整模块,报错调整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在数字图像处理模块未分析出包裹的条码位置时,中央处理模块发出指令给报错调整模块,报错调整模块提醒工作人员手动扫描该包裹。
更优选地,前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监控模块,监控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对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包裹的体积和质量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送至中央处理模块。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警示模块,警示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监控模块检测到环境的温度或湿度不达标时,或是包裹的体积和质量发生变化时,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指令给警示模块,警示模块以文字形式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检查环境状态和包裹破损状态。
具体地,前述警示模块连接显示器和警示灯。
优选地,前述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连接微处理器的采集模块。
再优选地,前述采集模块选用摄像头,微处理器选用单片机或ARM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