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构表面器件及制备方法、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1222.4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乾;池中海;孟永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G01R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器件 制备 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 系统 | ||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超构表面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包括电介质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电介质板正面和背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介质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电介质板上正投影的两端,以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以及
可变电容器,所述可变电容器与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并联连接,
所述超构表面器件的初始谐振频率比所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作频率高3-5MHz,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的差值为所述第一电极的有效长度,所述第一电极的有效长度由所述超构表面器件的初始谐振频率以及所述电介质板的材料、厚度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所述子电极呈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由导电非磁性材料构成,所述导电非磁性材料包括铜、金以及银的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板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所述电介质板的厚度为0.4-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表面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为0~200pF。
6.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构表面器件。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构表面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作频率确定所述超构表面器件的初始谐振频率,所述超构表面器件的初始谐振频率比所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作频率高3-5MHz;
2)根据所述超构表面器件的初始谐振频率确定所述电介质板的介电常数、厚度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的有效长度;
3)根据步骤2)获得的参数制作所述印刷线路板;
4)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焊接所述可变电容器,以便获得所述超构表面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调节所述可变电容器,令所述超构表面器件的谐振频率比所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作频率高1.5-2.5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2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狭小空间远距离超前探测的磁共振线圈系统及探测方法
- 下一篇:高频磁场产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