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1587.7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华;李金鑫;李飞;张琴涛;郑祥通;段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T7/11;G06T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视场 微靶 显微对象 显微视觉 检测 形态学 视觉 图像 感兴趣区域 获取图像 轮廓缺陷 目标轮廓 图像处理 图像局部 误判 大视场 敛散性 两组 镜头 | ||
1.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测量方法采用低倍和高倍两组相机镜头组合获取图像,经过大视场图像的感兴趣区域获取、小视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获取、小视场图像增强处理、小视场微靶球轮廓差分熵敛散性判别四个步骤,实现微靶球轮廓缺陷的高精度检测;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获取微靶球的大视场图像,以熵值提取网络为基础实现视觉熵注意机制,在大视场图像中获取感兴趣区域,将需要获取高分辨率图像的注意区域提取出来;
(2)通过位移台控制器控制三维精密位移台移动高倍相机镜头对准感兴趣区域,进行小视场感兴趣区域的成像,获得高分辨率的小视场图像;
(3)对小视场图像中的微靶球进行边缘增强和照度增强处理;
(4)采用Canny算法提取增强之后的小视场图像中微靶球轮廓;
(5)提取微靶球轮廓的一维熵值,判断差分熵的敛散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视觉注意机制获取感兴趣区域的步骤包括:划分网格进行熵值提取,以图像块为单位对熵值进行阈值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到的视觉熵注意机制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计算控制位移台X、Y、Z三个方向的脉冲数移动三维精密位移台,获取小视场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需要将不同熵值阈值对应的感兴趣区域依次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再利用Canny算法提取微靶球轮廓,其中图像增强算法用到的公式如下:
1)res=round((orig-mean)·Factor1+orig);
2)new=round((val-mean)·Factor2+ori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熵注意机制的微靶球轮廓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差分熵敛散性判别用到的公式如下: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5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