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体制测量系统提高目标角度探测精确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2087.5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闫修林;王冉;钱葵东;宋建宇;崔自峰;谢亚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50 | 分类号: | G01S13/50;G01S7/41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体制 测量 系统 提高 目标 角度 探测 精确 测量方法 | ||
1.一种脉冲体制测量系统提高目标角度探测精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探测系统的天线均匀转动、波束平滑扫过目标空域,得到被探测区域目标的和波束信号、差波束信号,以及天线即电轴的运动轨迹和角度位置;
步骤2、获取和波束信号、差波束信号的基带I、Q分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和波束信号;
步骤3、根据处理后的和波束信号,获得目标距离和角度位置;
步骤4、若雷达采用脉组不变周的工作方式,则跳过本步骤,执行步骤5;若雷达采用脉组变周的工作方式,则将周期相同的脉组分为同一簇,从而将脉组变周的情况转化为在同簇内脉组周期相同的情况;
步骤5、在步骤3发现目标的距离单元上,在步骤3发现目标的角度位置的前后各半个波束宽度的角度范围内、从步骤4的同一簇的脉组中提取出一组和波束信号、差波束信号的I、Q数据;
步骤6、从步骤5差波束信号I、Q数据组中找出相位发生翻转的位置,获得翻转前的和差波束信号I、Q数据、以及翻转后的和差波束信号I、Q数据,同时找出翻转前的那个脉组天线电轴所处的角度位置和翻转后的那个脉组天线电轴所处的角度位置;
步骤7、根据相位翻转前的差波束信号I、Q数据计算出其信号幅度A1,根据相位翻转后的差波束信号I、Q数据计算出其信号幅度A2;
步骤8、计算得到翻转前后两个角度位置的差值δ;
步骤9、计算目标偏离的角度值θ1;
步骤10、计算得到目标所处的测量角度;
步骤2包括:对步骤1得到的和波束信号、差波束信号进行A/D采样,实现模数变换和采样,采样后的信号和数字域的同频相乘,得到基带的I、Q分量,根据发射信号调制方式采用I、Q分量对回波实施相应的脉冲压缩,然后进行动目标检测以及恒虚警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和波束信号;
步骤3包括:将步骤2处理后的和波束信号在相邻发射脉冲或脉冲组之间的相同距离单元上进行横向积累,用滑窗方法检测、发现目标,并获得目标距离和角度位置;
步骤7包括:采用公式A1=sqrt(I*I+Q*Q),根据相位翻转前的差波束信号I、Q数据计算出其信号幅度A1;
采用公式A2=sqrt(I*I+Q*Q),根据相位翻转后的差波束信号I、Q数据计算出其信号幅度A2;
步骤8包括:将步骤6相位翻转后的那个脉组天线电轴所处角度减去相位翻转前的那个脉组天线电轴所处角度,得到翻转前后两个角度位置的差值δ;
步骤9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偏离的角度值θ1:
θ1=δ*A1/(A1+A2);
步骤10包括:根据步骤6信号相位翻转前那个脉组天线电轴所处的角度位置、目标偏离的角度值θ1,将二者相加,得到目标所处的测量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20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