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2534.7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勤辉;张林;赵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邦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6 | 分类号: | H01Q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控阵天线 延时器 移相器 随动 波束控制系统 剩余法 延时 天线 宽带方向 算法优化 硬件设计 控制码 再利用 子阵级 宽带 栅瓣 算法 指向 改进 | ||
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相控阵天线上设有移相器和延时器,相控阵天线的子阵级上两个移相器通道对应一个延时器。通过延时剩余法计算出移相器控制码,再利用中频随动法计算移相码。本发明在延时剩余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频随动法,中频随动法能够在不改变延时器的硬件设计基础上,通过算法优化,改进天线宽带指向误差、增益、栅瓣等指标。这种算法不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且能够改善天线宽带方向图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相控阵雷达瞬时带宽较宽的具有抗干扰、分辨率高、截获概率低等诸多优点。所以,在无源探测、目标识别、遥感测距,信号隐蔽等雷达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仅采用移相器调整波束指向的相控阵天线,其波束指向会出现色散现象,这严重制约了天线瞬时带宽性能。而且随着雷达功能的增加、性能的大幅提高,对天线系统的带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功能雷达试验系统的工作带宽已经达到了6GHz~18GHz。为保证更宽的带内性能,延时器的复杂度势必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
相控阵天线上设有移相器和延时器,相控阵天线的子阵级上两个移相器通道对应一个延时器,通过延时剩余法计算出移相器控制码,再利用中频随动法计算移相码,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设相控阵天线的子阵级的延时器所对应的延时通道的数量为奇数,且所述延时通道采用关于阵列中心对称设计,即得相控阵天线的坐标规则;并将移相器坐标步进设置为2。
步骤2:推算波控码,设定相控阵天线的子阵级系统为坐标系,辐射法线方向为+Y,法线方向扫描角θ为0°,向+X方向扫描为正,向—X方向扫描为负;所述相控阵天线单元间距为△x。
步骤3:设延时器最低位波长步进数为Dstep,通过对中心频率f0进行设计;设延时器基态为不延迟,其他态为延迟;即时间为滞后。
步骤4:设延时器的位数为d,移相器的坐标为n,延时器的坐标为m,得出延时器所需要的理论延时量为
步骤5:通过延时器最低为波长步进以及延时坐标中心对称的设计,得到量化后的延时控制码为
步骤6:取延时控制码在[Dmin,Dmax]的取值范围,进一步推算延时控制码得
D′b(θ,m)=max(Dmin,Db(θ,m))
D″b(θ,m)=max(Dmin,D′b(θ,m))
D″b(θ,m)为最终的延时波波控控制码。
步骤7:将延时控制码量化,使得每个相控阵天线的子阵级都存在一个延时剩余量,该剩余量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延时剩余量由相控阵天线的子阵级内的移相器实现。
步骤8:移相器使用非频率相关的形式,设定移相器的基态为不移相,其他态为相位滞后式移相,移相器所需理论移相量为
且移相器最低位相位步进为
因此可得移相器控制码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邦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邦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2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