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制笔杆铅笔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2717.9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定;朱小乐;曹开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定 |
主分类号: | B43K19/16 | 分类号: | B43K19/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杆 铅笔 制造工艺 成型步骤 防霉处理 竹子加工 烘干 拉丝 握持 定型 软化 竹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制笔杆铅笔的制造工艺,依次进行破竹、拉丝、软化、烘干、防霉处理、定型、成型步骤,将竹子加工为竹制笔杆铅笔。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握持感、并降低竹子硬度的竹制笔杆铅笔的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笔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笔杆铅笔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用于书写以及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距今已有悠久额定历史。其通常由用于握持的笔杆及贯穿笔杆并用于书写的笔芯组成,笔芯通常由石墨制成,而笔杆的材质多采用树木。
由于我国每年铅笔的用量较大,导致树木大量砍伐用于制造铅笔的笔杆,为避免生态破坏的加剧,制笔行业的技术人员开始寻找木材的笔杆替代材料,故采用材质特性与树木相近的竹子。
然而,传统的竹制笔杆只是将竹子加工成类似木制笔杆的形状,并未对其进行其他加工,由于树木与竹子之间材质的区别,在握持感方面竹子与树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当用卷笔刀去铅笔前端进行切削时,竹子较硬的硬度导致切削并不是十分流畅,降低切削效率且更加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握持感、并降低竹子硬度的竹制笔杆铅笔的制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步,破竹,采用破竹机将竹子加工成竹片;
第二步,拉丝,采用拉丝机将将竹片加工成竹方条;
第三步,软化处理,将竹方条置于加热至75℃~85℃水浴的容器内1.5小时~2.5小时,并在该容器内加入NaHCO3溶液;
第四步,烘干,采用烘箱对竹方条进行烘干;
第五步,防霉处理,由硫磺对竹方条进行熏蒸;
第六步,定型,将竹方条裁至指定尺寸的板片;
第七步,成型,经刨槽机在板片上加工芯槽,将把铅芯置入芯槽内并使用胶合剂将铅芯和铅芯两侧的板片胶合起来,在夹紧状态下进行烘干,经刨杆机加工成独立杆状的铅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竹子进行破竹、拉丝后使减小竹子体积,便于进行软化,采用NaHCO3溶液对竹方条进行软化,增加了软化效率及软化效果,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结果显示,其木聚糖中C=O 的伸缩振动在1733cm-1处的谱带强度有所降低,也就是说,用NaHCO3软化处理后,竹材的半纤维素破坏了,因为Na+能快速进入竹材内部,使竹材水分增加二到三倍,竹材的塑性也同样增强,提高握持感,便于卷笔刀进行切削,而传统水浸泡的方式则需要12小时以上且软化效果有限,此外,配合由硫磺对竹方条进行熏蒸的防霉处理,避免竹制铅笔在使用过程中发霉,从而增加实用性,达到木制铅笔相近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NaHCO3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aHCO3溶液的浓度可按需选择,优选10%,软化效果及软化效率较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防霉处理之前将竹方条置于盛有双氧水的漂白池内进行漂白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竹方条置于双氧水进行漂白,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的同时配合硫磺熏蒸进一步强化防腐性能,增加实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烘干为在60℃的烘箱内烘干72小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60℃的烘箱烘干72小时能够将竹材内的水分全部去除,便于保存及接下来的加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竹方条长度为550~650mm,宽度为30~50mm,厚度为6~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定,未经朱小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2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