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4629.2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7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圆;刘雪奇;梅拥军;周洪;谢麟;张同林;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机械 蒸汽 再压缩 系统 浓缩 程度 方法 | ||
1.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补热器(4)和出料泵(7),所述蒸发器(1)的底部浓缩物料出料口与所述补热器(4)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补热器(4)上部汽相出口与蒸发器(1)底部汽相进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蒸发器(1)与压缩机(2)进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压缩机(2)出口与蒸发器(1)壳程蒸汽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补热器(4)底部再浓缩物料出料口与出料泵(7)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出料泵(7)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循环通过管道与补热器(4)相连,一路作为出料通过管道与产品储罐(8)相连;
所述蒸发器(1)设置有强制循环系统,浓缩物料也可通过强制循环系统的循环泵出口支路与补热器(4)相连的管道进入补热器(4),管道上设置流量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蒸发器(1)与压缩机(2)进口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洗涤分离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储罐(3)通过进料泵(5)与换热器(6)相连,所述换热器(6)与所述蒸发器(1)和冷凝液储箱(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底部浓缩物料出料口与补热器(4)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流量自动控制系统,蒸发器(1)底部浓缩物料可采用泵送形式输送,也可通过调整蒸发器(1)与补热器(4)的相对安装位置实现浓缩物料重力自流输送,优选重力自流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热器(4)设置有液位控制器,所述出料泵(7)出口的循环管道,作为补热器(4)的强制循环管道;出料泵(7)的出料管道设置有流量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热器(4)的形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形式:间壁式换热器、电加热器和电磁辐射加热器;所述补热器(4)的外界热源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电加热、蒸汽加热和热液体介质加热。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由于热量耗散损失大于压缩机(2)做功而需要外界提供补充热量时,蒸发器(1)底部的浓缩物料出口与补热器(4)相连,蒸发器(1)中的浓缩物料进入补热器(4)加热后变成汽液两相;汽液两相分离后,汽相进入蒸发系统内部作为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补充热量,并与蒸发器(1)产生的二次蒸汽一起进入压缩机(2),经压缩升温后作为蒸发器(1)热源;经补热器(4)进一步加热浓缩后剩余的再浓缩物料作为浓缩物料产品经出料泵(7)排出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蒸发器(1)底部浓缩物料经管道进入补热器(4),浓缩物料经补热器(4)加热后变成汽液两相,其中的汽相经管道由蒸发器(1)底部汽相进口进入蒸发器(1)内,与蒸发器(1)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一起通过管道进入压缩机(2);经压缩机(2)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蒸汽,作为蒸发器(1)的热源,通过管道进入蒸发器(1)壳程加热蒸发进料液;蒸汽加热进料液后变成冷凝液,再进入换热器(6)预热由进料泵(5)输送的进料液,冷凝液最后进入冷凝液储罐(10);
S2、浓缩物料经补热器(4)加热后变成汽液两相,其中的液相再浓缩物料由管道经出料泵(7)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进入补热器(4),进入循环;一路通过管道排出至产品储罐(8),作为出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浓缩程度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热器(4)加热浓缩物料产生的汽相,经管道由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途径:蒸发器(1)底部进气口、压缩机(2)进气口、压缩机(2)进气口之前的管道,进入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内部,作为系统补充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46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焦锑酸钠生产的碱液浓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对流式低温浓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