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白酒的酿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5615.2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统柱;才仁措;赵统梅;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和县玉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3 | 分类号: | C12G3/023;C12G3/021;C12H6/02;C12G3/05;C12H1/07;C12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3000 青海省海南***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枸杞白酒 枸杞 酿造 糖化发酵剂 发酵原料 营养成份 蒸馏技术 蒸馏 果香味 枸杞酒 枸杞叶 酿制 后味 酒曲 酒体 润料 摊铺 蒸煮 发酵 丰满 口味 筛选 | ||
1.一种枸杞白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00,筛选,先将枸杞干果、藜麦和枸杞叶原料进行筛选,去掉虫蛀和霉烂的原料以及尘土杂质用水进行清洗;
S001,粉碎,将筛选后的藜麦用磨面机在粉碎车间作粉碎处理;
S002,配料、润料,将粉碎后的藜麦与枸杞干果和枸杞叶混合后水平摊铺,然后用温水喷洒进行润料,温水温度小于85℃,润料时间控制在12~24h;其原料按以下的比例范围组合,即枸杞干果:藜麦:枸杞叶为 100∶30∶15至100∶60∶30;
S003,蒸煮,将润料后的原料放入蒸锅内篦子上通过沸水进行蒸煮,温度为90℃~100℃,蒸煮时间为30~45min,蒸煮至70%~80%的成熟度,即原料中藜麦颜色由白色变为微黄色,通过手捻可使藜麦捏扁、破碎;然后将蒸煮后的原料取出进行摊晾,摊晾的厚度保持在3cm~5cm,摊晾温度保持在20℃~35℃;
S004,发酵,将蒸煮、摊晾后的原料拌以10%~30%的酒曲或糖化发酵剂行成酒醅,入窖进行厌氧发酵;酒醅中各原料的比例范围组合,即枸杞干果:藜麦:枸杞叶:酒曲或糖化发酵剂为100:30:15:14.5至100:60:30:43.5;入酵时的温度控制在20℃~35℃,发酵时酒醅温度控制在15℃~38℃;环境温度控制在5℃~30℃;发酵时间为20~30天;
S005,蒸馏,将发酵后的原料送入蒸锅中进行蒸馏,上锅保持大气压0.35~0.45MPa,蒸锅内温度控制在85℃~100℃,蒸馏1~2h,同时根据不同时间段内蒸馏出的酒液酒精度不同对酒液进行分批提取;
S006,勾调,将蒸馏提取的低酒精度范围内的酒液与高酒精度范围内的酒液进行混合,并加入5%~10%的蜂蜜进行勾调,实时检测酒液的酒精度,可将酒液的酒精度勾调至36%~65%Vol;
S007,过滤,将勾调好的酒液在精调车间经硅藻土过滤机或白酒净化催醇一体机进行过滤,温度保持在20℃~25℃进行,然后将过滤后的酒液静置20~30天;
S008,保藏,将过滤、静置后的酒液转移到酒库的酒海内储存6~12个月,环境要求干燥,温度保持在20℃~25℃;即得成品酒液,然后将成品酒液装入精选瓶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白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004发酵和S005蒸馏过程交替往复四次;
再次发酵时,将前一次蒸馏后的原料拌以10%~30%的酒曲或糖化发酵剂行成酒醅,入窖再次进行厌氧发酵;入酵时的温度控制在20℃~35℃,发酵时酒醅温度控制在15℃~38℃;环境温度控制在5℃~30℃;发酵时间为20~30天;
再次蒸馏时,将前一次发酵后的原料送入蒸锅中进行蒸馏,上锅保持大气压0.35~0.45MPa,蒸锅内温度控制在85℃~100℃,蒸馏1~2h,同时根据不同时间段内蒸馏出的酒液酒精度范围进行分批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枸杞白酒的生产方法提供一种枸杞白酒酒液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蒸馏时,根据蒸馏时间1~2h内蒸馏出酒液的酒精度不同采用“掐头去尾留中段”的方式提取酒液,实时检测酒液酒精度,同时根据不同时间段内蒸馏出的酒液酒精度范围进行分批提取;
S200,开始蒸馏,当检测到酒液酒精度在10%~35%Vol范围内时,将提取获得的酒液收集至一号贮藏桶;
S300,蒸馏中期,当检测到酒液酒精度上升至36%~68%Vol范围内时,将提取获得的酒液收集至二号贮藏桶;
S400,蒸馏末期,当检测到酒液酒精度下降至10%~35%Vol范围内时,将提取获得的酒液收集至一号贮藏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和县玉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共和县玉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56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