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7714.4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3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戚洪飞;姜文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振动 传统 针灸 相结合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涉及超声治疗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激发的超声波传递到毫针上,毫针针头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或者纵扭复合振动,通过控制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刺激穴位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该装置包括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时间继电器、压电换能器、变幅杆和毫针;该方法及其装置利用毫针不需要进行大幅度的移动,在超声振动下只产生微米级的振幅,减少了传统行针时出现的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及血肿等问题,也解决了现有超声模拟针灸方法的效果不明显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治疗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是指使用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目前,存在的超声针灸装置,是在中国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将毫针用探头中超声换能器激发的聚焦超声波形成的“针”所代替,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获得一定的“针感”,通过神经反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作用和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虽然采用这种超声针灸装置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然而临床运用范围仍然局限,仅用于局部疼痛、过敏性鼻炎和早期乳腺炎的治疗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医疗仪器方面,对超声治疗仪的研发重视不够,至今无成熟的产品。
在超声针灸的研究方面,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如超声强度过大,穴位组织受损;超声强度过小,穴位刺激感应不足等等。
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超声治疗头,包括外壳和透声窗,外壳内有超声波发射单元,外壳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由所述透声窗封闭,所述超声波发射单元通过透声窗向外发射超声波,其中,所述透声窗采用柔性透声材料制成。相应地,还提供一种包含所述超声治疗头的超声治疗设备。虽然采用所述超声治疗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但是在超声针灸装置中仍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如超声强度过大,穴位组织受损;超声强度过小,穴位刺激感应不足等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超声针灸装置中存在的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难以解决的参数问题,发明了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和装置,包含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时间继电器、超声换能器、变幅杆和毫针五个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变电流,继而交变电场激励超声换能器产生纵向振动波、扭转振动波、弯曲振动波或纵扭振动波,并通过变幅杆将振幅放大并控制在1μm~50μm范围内,再将振动传递到毫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利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激发的超声波传递到毫针上,毫针针头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或者纵扭复合振动,通过控制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刺激穴位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找准需要针灸的穴位,通过一定的进针手法或者使用进针管将毫针刺入到指定的穴位;
步骤二):根据症状和治疗要求,确定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确定所需的换能器和变幅杆;
步骤三):将针灸装置调整至毫针处,将变幅杆连接到毫针的针尾;
步骤四):启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通过控制超声振动模态产生需要的超声振动波,并传递到毫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步骤五):同时启动时间继电器,根据治疗需求,定时1~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