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7875.3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模组 背板 扩散板 混光距离 衔接结构 光源 一体成型的 阵列分布 面模 制造 | ||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扩散板以及衔接结构;背板,设置于整个背光模组的底部;光源,呈阵列分布于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之间,为整个背光模组提供光源;扩散板,正对于所述背板进行设置;衔接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之间,用于稳定整个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有益效果:通过在背板或是扩散板中增加一体成型的衔接结构,防止曲面模组弯曲造成混光距离的改变,使得整个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等到稳定。
技术内容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即是提供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器产品中的一个背面光源组件,一般由背光源及多层背光材料组成。背光模组的背光质量直接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出射光均匀度以及色阶等重要参数。特别地,背光模组中的混光距离(OD值,OpticalDistance),也就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与扩散板之间的距离值,是模组亮度和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背光模组装配过程中,由于存在制造或装配公差等情况,装配后的背板或扩散板容易发生局部变形,导致其混光距离发生变化,甚至偏离设计值。严重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质量。
因此,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技术,还存在混光距离不稳定的问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光距离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扩散板以及衔接结构;其中,
所述背板,设置于整个背光模组的底部;
所述光源,呈阵列分布于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之间,为整个背光模组提供光源;
所述扩散板,正对于所述背板进行设置;
所述衔接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之间,用于稳定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背板为一种不透光的硬质板材,所述光源由多条平行设置的灯管组成,所述扩散板为一包含扩散涂层的玻璃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扩散板、所述背板和所述衔接结构均包含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衔接结构还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衔接结构两侧,平行于所述灯管方向设置有筋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衔接结构为透明光学材料。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衔接结构一端与所述扩散板或是所述背板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衔接结构另一端通过光学胶与所述背板或所述扩散板进行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衔接结构为圆柱形或是长方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意一条所述的特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包含衔接结构的背板或是扩散板;
S20,在所述背板或是所述扩散板的第一端面安装灯源;
S30,提供一未包含衔接结构的背板或是扩散板;
S40,使用光学胶将所述衔接结构的第二端面与所述背板或是所述扩散板黏贴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不同时包含所述衔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型区域消光的二维正交偏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