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8683.4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泉;胡宇伦;姜少飞;沈子宜;彭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B29B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靠 内置 结构 塑料产品 进行 回收 分类 方法 | ||
1.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产品设计时,在产品内部加入内置结构;产品生产过程中在其内置结构内根据产品材料回收特性注入不同颜色的染色剂,并对其内置结构密封处理;
2)对上述产品在使用后进行废旧产品回收,并进行清洗干燥;
3)将废旧产品投入染色粉碎机的入料料斗中,废旧产品沿分区板落入不同大小的相应粉碎通道内,并通过切割装置进行切碎,当切割装置切到注有染色剂的内置结构时,染色剂便会从内置结构喷射出来将废旧产品染色;
4)被染色后的废旧产品从粉碎通道碎片落入滤网上,碎片上多余的染色剂经滤网流入废水池中;
5)摄像头将拍摄到滤网上与滤网颜色不一致的碎片时,摄像头把废旧产品碎片的影像资料信息传输至颜色识别装置,颜色识别装置采集碎片的颜色,与标准颜色分类库进行比较,并结合预先输入的材料与颜色的匹配程序及材料与盛料盒匹配的程序,来控制转盘及机械手动作,从而将废旧产品碎片抓取到各材料所对应的盛料盒中进行分类回收;
6)分类回收后对废旧产品碎片进行清洗,得到可回收的废旧产品碎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采用杯子产品,包括杯体(29)、设置在杯体(29)外壁上的三个第一容置腔体(30)及设置在杯体(29)外壁上且用于第一容置腔体(30)密封的密封盖(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采用盒子产品,包括盒体(32)、设置在盒体(32)四周及底部的第二容置腔体(33)、设置在盒体(32)四周及底部且用于第二容置腔体(33)密封的密封塞(34);所述盒体(32)底部有四个第二容置腔体(33),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盒体(32)四个侧壁上各有一个第二容置腔体(33),并呈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粉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入料料斗(1)、设置在入料料斗(1)下方的分区板(2)、设置在分区板(2)外围的粉碎通道及设置在分区板(2)下方且伸入粉碎通道内的切割装置,所述粉碎通道下方位置设置滤网(11),所述滤网(11)的下方设有染料池(9),所述壳体底部在靠近染料池(9)的位置设有盛料盒(16),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用于观察的透光小窗(35),所述切割装置的下方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底部设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上设有机械手(15),所述挡板(10)上沿周向设有摄像头(12),所述挡板(10)中间位置设有颜色识别装置(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通道采用环形结构且设有三层,包括第一粉碎通道(26)、第二粉碎通道(27)及第三粉碎通道(28),所述第一粉碎通道(26)、第二粉碎通道(27)及第三粉碎通道(28)的高度沿分区板(2)依次降低,容积依次增大;所述第一粉碎通道(26)、第二粉碎通道(27)及第三粉碎通道(28)内沿周向分别设有一组隔板(3),并通过隔板(3)将各粉碎通道分割成若干产品粉碎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依靠内置结构来对塑料产品进行回收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板(2)采用锥体结构,其边缘位置与粉碎通道相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6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