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厚板板坯热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8725.4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彬;戴文笠;丁克;姜海军;桑孔超;王萍;潘河明;钟秀文;孙建伟;邓贤冬;罗裕文;周永椗;巫献华;詹高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15/00 |
代理公司: | 44226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坯 检测器判断 火焰切割机 对正装置 喷号机 热送 激光测量系统 激光测量装置 设备自动化 加热炉 检测器 毛刺 长度公差 二次切割 发出指令 能源消耗 平均分配 切割小车 去毛刺机 人员安排 员工作业 中厚板 对正 入炉 校对 测量 指令 配备 跟踪 监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厚板板坯热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检测器跟踪板坯的运行和位置;B、检测器判断板坯是否进入了对正装置的作业范围内;C、对正装置对板坯进行对正;D、检测器判断板坯是否进入了火焰切割机的作业范围内;E、火焰切割机配备的激光测量系统对板坯长度进行测量并校对;F、根据系统给出的子板坯长度,将尺寸合格板坯的长度公差平均分配到各个子板坯,然后火焰切割机的切割小车在激光测量装置的指引下对板坯进行二次切割;G、检测器判断板坯是否进入了喷号机的作业范围内;H、系统对喷号机发出指令,对该板坯进行喷号;I、检测器判断板坯是否进入了去毛刺机的作业范围内;J、发出去毛刺指令;K、板坯进行入炉;L、由监控人员安排对板坯进行吊离。具有提高板坯热送率,降低加热炉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改善了员工作业环境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厚板板坯热送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现代钢铁企业都在想尽办法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降低能源消耗是一条主要的可行的路径。对于轧钢生产线特别是中厚板生产线而言,板坯热送入炉是一项效果显著的降低能耗的措施。
中厚板轧钢生产线因成品尺寸规格变化范围大,在生产实际中需要各种长度尺寸的板坯。但是连铸生产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其生产出的板坯长度往往都相对单一,无法按照轧钢生产线所需要的板坯尺寸进行生产。
为了提高板坯热送率,传统的解决手段是利用输送辊道将连铸生产线和轧钢生产线的入炉辊道连通,这样少部分板坯长度尺寸满足直接入炉生产条件的可以直接入炉实现热送。对于那些大部分板坯长度尺寸不满足直接入炉条件的,必须用天车将板坯吊下线放置,待板坯温度降低至常温后,人工离线将板坯切割成轧钢生产线所需要的长度尺寸(简称二次切割)。但是这样轧钢生产时需要在加热炉内重新将冷却至常温的二次切割板坯再次加热,无法利用下线之前板坯的热量,造成能源消耗较高。
另外,某些钢种(如模具钢)因其特性要求必须在200℃以上进行切割(简称温切),否则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常规的人工离线切割要求板坯冷却至常温,因此常规手段无法实现温切,对于这部分有特殊要求的钢种只能利用连铸既有长度尺寸坯料来组织生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板坯热送方法,它通过对高温板坯在线二次切割,从而实现对各种长度尺寸中厚板板坯进行热送,具有提高板坯热送率,降低加热炉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改善了员工作业环境等特点,有利于模具钢等特殊钢种的生产组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厚板板坯热送方法,使用的设备包括有输送辊道、对正装置、具有激光测量功能的火焰切割机、去毛刺机、喷号机、检测器及控制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A、所述检测器跟踪从连铸生产线输送过来的板坯的运行和位置;
B、所述检测器判断板坯是否进入了对正装置的作业范围内,如判断为否,则返回步骤A,如判断为是,转到步骤C;
C、所述对正装置对板坯进行对正,从而保证再次切割后板坯的矩形度,进而提高成品钢板的收得率。该对正装置使板坯靠近辊道一端,便于侧面喷号,对正后板坯继续输送到火焰切割机所在位置;
D、步骤C后,所述检测器判断板坯是否进入了火焰切割机的作业范围内,如判断为否,转回步骤C,如判断为是,转到步骤E;
E、火焰切割机配备的激光测量系统对板坯长度进行测量,并与控制系统发送过来的该板坯长度尺寸校对,如尺寸相差值超过设定值发出报警,经监控人员确认后转到步骤L,如尺寸合格则进入下一步骤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