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9081.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敏;刘有为;杨志超;周文博;唐亮;孙辰军;卢朝晖;魏明磊;赵鹏;林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变电站 电位 产生 电磁 干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两个绝缘支架的顶部放置导电面板,并在导电面板上放置被测电子装置,将监测装置和信号发生器均与被测电子装置电连接;以及在两个绝缘支架之间放置分压电容,将分压电容和示波器相连接;然后由信号发生器向电子装置施加信号,再利用脉冲发生器向电子装置注入瞬态高压脉冲;根据监测到的示波器波形调整脉冲发生器的电压等级,以输出不同等级的高电压瞬态脉冲;根据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判断被测电子装置是否受到干扰或是否失效。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对电子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利于电子装置的抗地电位干扰能力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实时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电站建设中,电子装置布置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如可布置电子互感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数字计量表计和智能组件等;并且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采用就地化布置,且紧邻高压设备,甚至挂接在高压设备外壳上,这导致电子装置越来越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甚至因电磁干扰而失效,从而导致变电站停运,危及电网安全。其中暂态电磁干扰是导致电子装置失效的主要原因,暂态干扰是由雷电、开关操作或短路故障引起。其中地电位升是暂态干扰的最明显形式,它是雷电、开关操作或短路故障等引发地表面产生高电位的现象。但是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地电位升对电子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行有效模拟,从而无法有效考核电子装置的抗地电位干扰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对电子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利于电子装置的抗地电位干扰能力的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拟变电站地电位升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两个绝缘支架的顶部放置导电面板,并在导电面板上放置被测电子装置,将监测装置和信号发生器均与被测电子装置电连接;以及在两个绝缘支架之间放置分压电容,再将分压电容和示波器相连接;
2)由信号发生器向被测电子装置施加信号,使被测电子装置正常工作;
3)开启示波器,并利用脉冲发生器向被测电子装置注入瞬态高压脉冲以对被测电子装置产生电磁干扰;
4) 监测示波器波形,并根据监测到的示波器波形调整脉冲发生器的电压等级,使得脉冲发生器输出不同等级的高电压瞬态脉冲;
5)根据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判断被测电子装置是否受到干扰或是否失效。
所述步骤3)中,脉冲发生器向被测电子装置注入瞬态高压脉冲的方式包括直接施加方式和间接施加方式,当需要模拟的电磁干扰形式为传导干扰时,则采用直接施加方式,当需要模拟的电磁干扰形式为地线共阻干扰时,则采用间接施加方式。
所述直接施加方式的具体方法为:将被测电子装置和导电面板之间通过绝缘板隔离,再将脉冲发生器和被测电子装置通过电缆相连接,并由脉冲发生器对被测电子装置直接注入瞬态高电压脉冲;
所述间接施加方式的具体方法为:将脉冲发生器和导电面板通过电缆相连接,并由脉冲发生器对导电面板注入瞬态高电压脉冲。
所述绝缘板采用绝缘泡沫板。
所述示波器是由电池或隔离变压器供电。
所述脉冲发生器是由高压直流源供电。
所述步骤5)中判断被测电子装置是否受到干扰的方法为:判断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是否在正常阈值范围内,若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在正常阈值范围内,则判定为被测电子装置未受到干扰,否则,判定为被测电子装置受到干扰。
所述导电面板为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