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桁架挠度测量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9161.6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仝东篱;李家发;李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M1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 套筒 底座 桁架 导向孔 第一端 挠度测量 桁架端部 安装孔 开口 底部连接 底座端部 阻尼装置 支撑杆 滑动 立柱 挠度 清灰 伸入 外周 卸载 近似 复核 伸出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桁架挠度测量器及其使用方法,具有:第一底座,安装在桁架端部的支撑杆上,第一底座端部设有导向孔;第二底座,安装在桁架端部对应的立柱上;第二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套筒,第一端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安装孔内,套筒的第一端封闭、第二端设有开口;顶杆,安装在套筒内,顶杆的第一端通过阻尼装置与套筒的底部连接,顶杆的第二端伸出套筒第二端的开口,顶杆的第二端能够伸入第一底座的导向孔内并能在导向孔内滑动;顶杆外周设有刻度,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可以近似测出桁架的实际挠度,提醒使用者进行清灰卸载或者复核加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桁架挠度测量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钢结构桁架在水泥厂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厂区内积灰情况较为严重,钢桁架上的积灰长时间不清理会造成桁架变形过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桁架破坏垮塌,而桁架破坏前的变形状态很难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观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可以近似测出桁架的实际挠度,提醒使用者进行清灰卸载或者复核加固的桁架挠度测量器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桁架挠度测量器,具有:
第一底座,安装在桁架端部的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底座端部设有导向孔;
第二底座,安装在桁架端部对应的立柱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套筒,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安装孔内,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封闭、第二端设有开口;
顶杆,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顶杆的第一端通过阻尼装置与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顶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套筒第二端的开口,所述顶杆的第二端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底座的导向孔内并能在导向孔内滑动;所述顶杆外周设有刻度。
所述顶杆外周的刻度包括三个部分,刻度的前部涂为白色,刻度的中部涂为黄色,刻度的后部涂为红色。
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所述阻尼装置为弹簧。
所述顶杆能够完全收纳如套筒内,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设有封闭开口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底座的安装孔上设有能够卡紧所述套筒的固定螺丝。
一种上述的桁架挠度测量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底座与桁架端部的支撑杆焊接,第二底座与立柱上预埋的埋件焊接;
2)将套筒插入第二底座的安装孔中;
3)旋开端盖,将顶杆插入第二底座的导向孔中,旋转套筒,将套筒第二端对应到刻度的“0”位置处,拧紧安装孔上的固定螺丝,固定套筒;
4)正常使用状况时,套筒第二端对应到刻度的白色区域;积灰过大,接近设计载荷时,套筒第二端对应到刻度的黄色区域,此时应当立即进行桁架清灰;载荷超限时,套筒第二端对应到刻度的红色区域,此时桁架禁止上人,并采取加固措施。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可以近似测出桁架的实际挠度,并用不同颜色提醒使用者进行清灰卸载或者复核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桁架挠度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桁架挠度测量器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桁架挠度测量器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