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9717.1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锋;周卫成;许颖光;代少飞;郭旭;方鹏;朱凯;郑中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18 | 分类号: | E05B17/18;E05B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罗华;刘华联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下柜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包括安全主锁,还包括防护罩。安全主锁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分别与车下柜的柜门内侧面和柜体底梁内侧面连接。车下柜的柜门上与安全主锁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打开安全主锁的通孔,防护罩与柜门连接且能够将通孔密封。能够提升柜体的安全等级和具有良好密封防护效果的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下电气柜体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车下电气柜体的门锁多采用带有四角或三角锁芯的压紧防松锁,一般安装在柜门的四角,使用国际通用的PIC四角钥匙进行锁紧和打开。这种锁使用通用钥匙打开,打开时的安全限制不够,容易造成操作事故。如果门锁安装结构不合理,则柜门不能严密闭合,导致柜体在车下较为严苛的工作环境下不能抵御粉尘,潮湿和盐雾等的侵袭,进而引起柜体内部器件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柜体的安全等级和具有良好密封防护效果的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包括安全主锁,还包括防护罩。安全主锁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分别与车下柜的柜门内侧面和柜体底梁内侧面连接。车下柜的柜门上与安全主锁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打开安全主锁的通孔,防护罩与柜门连接且能够将通孔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通过集中管理安全主锁的钥匙,能够大大提高车下柜的安全等级。安全主锁安装在柜体内侧,在整个车下柜外,只能看得到安装在柜门上的防护罩,不仅保证整柜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且外形简单美观。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下柜的安全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护罩包括内盖和外盖。其中,内盖上设有两端未封闭的用于安全主锁的钥匙插入安全主锁内的空腔,外盖位于内盖上远离安全主锁的一端。
通过外盖和内盖配合的防护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简单,防护效果好,两端未封闭的空腔在确保对安全主锁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的同时,能够使得安全主锁的钥匙易于插入安全主锁内打开和关闭柜门。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盖与外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盖上靠近内盖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密封装置的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嵌入密封装置,大大提升了防护装置的密封性能。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盖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位,外盖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部位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部位。第一安装部位和第二安装部位上均设有安装孔,第一安装部位上靠近安全主锁的端面上与安装孔对应设有焊接螺母。通过焊接螺母使得内盖与内盖的安装和拆卸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上的安装孔设置成缺口孔结构,其余安装孔设置成圆孔结构。
外盖上用于紧固的螺钉或螺栓安装孔,一侧设计为圆孔结构,一侧设计为缺口孔结构,当需要打开外盖时,不用将两边螺钉或螺栓拆下,只需旋松螺钉或螺栓,外盖即可绕圆孔一侧螺钉或螺栓旋开。此时可插入安全锁钥匙解锁,整个开锁过程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全防护罩的顶面高度不高于柜门组装后的表面高度。
这种结构形式能够进一步确保安全锁在安装之后,柜体的整体外形美观。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柜门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锁体的第一安装架。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柜体底梁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锁体的第二安装架。
安全主锁安装在这两个安装架上,安装便捷,并且使得安全主锁的安装稳定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