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0117.7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12 | 分类号: | H04W40/12;H04W40/24;H04W74/08;H04W84/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组网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通过无线自组网向节点发送数据,接收所述节点通过所述无线自组网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无线自组网是通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冲突避免CA和时分多址TDMA混合帧的帧结构,在LTE发送链路的信号处理中,将编码处理、分集控制和抗干扰控制结合,在LTE接收链路的信号处理中,将解码处理、分集控制和抗干扰控制结合,并增加跨协议层的自适应路由算法所实现的无中心多跳宽带无线网状网。所述无线自组网是一个对等式网络,所述中所有的节点地位平等,节点可以随时加入和离开网络,任何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提高了网络的抗毁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在电磁波上调制有用信息并在大气介质中传播的技术,其受电磁波传播的信道环境影响很大,这包括受地形不平和遮挡等因素造成的多径或阴影衰落,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影响以及同频段内的电磁干扰或时变噪声等,这些因素将造成通信性能的大幅度下降乃至通信中断,无论是在企业园区、港口、消防、反恐、部队演习等应急通信场景,还是在无人机、无人船/艇、无人车等智能机器人通信场景,都对无线通信传输链路的稳定性,高速移动性和传输带宽及容量等方面的关键指标提出了较高要求。以无人船/艇为例,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因为无人船/艇天线高度一般不高,贴近水面,发射的无线电波通过海浪、岛屿、船舶障碍物之间,其接收信号的强度,将由各直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合成造成多径效应从而引起信号的快时变衰落。在复杂多径环境下为提高无人船/艇可驶离海岸的自主航行距离,必须使无线通信传输链路具有对抗多径能力并保持链路的稳定可靠和大容量、高带宽、低时延、高性能。无人船/艇通信常采用包括窄带数据传输、宽带数字图传、宽带公网传输、宽带LTE专网传输和卫星通信传输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但是由于窄带数据传输和数字网桥传输的传输距离和传输带宽及对抗多径能力受限,公网传输受覆盖及传输稳定性影响限制,而卫星通信传输成本较高,所以通常的无人船/艇通信手段为LTE专网传输,也就是典型的岸基架设一台LTE基站,无人船/艇上部署一台LTE终端组成岸对船的点对多点通信方式。
然而LTE采用的是点对多点的组网方式,通信过程中存在着主站对所有数据流的汇聚作用,一旦岸基基站站点出现异常将导致覆盖范围内的全网络瘫痪,不具有抗毁性。同时在多条无人船/艇需要以各种拓扑进行集群作业乃至无人船/艇与其他无人机,岸基指挥中心等多种节点进行跨陆海空组网的复杂应用场景下,LTE这种点对多点的组网和部署方式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网络的快速部署实施以及各部署节点之间通信信息的有效传输。此外LTE对于带内干扰的处理能力有限,无法适应于无人船/艇可能工作在航道、港口等复杂电磁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将面临通信链路不可控的可靠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无人系统的实际应用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通信链路不可控的可靠性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网络抗毁性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与装置。
一种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自组网向节点发送数据;
接收所述节点通过所述无线自组网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无线自组网是通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冲突避免CA和时分多址TDMA混合帧的帧结构,在LTE发送链路的信号处理中,将编码处理、分集控制和抗干扰控制结合,在LTE接收链路的信号处理中,将解码处理、分集控制和抗干扰控制结合,并增加跨协议层的自适应路由算法所实现的无中心多跳宽带无线网状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无线自组网向节点发送数据,包括:
接收数据链路层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的经过数据链路层协议处理的数据帧;
对所述数据帧进行编码处理形成基带符号数据,生成导频信号,将所述基带符号数据经中频处理后上变频调制为射频信号并发射到天线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0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