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0475.8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3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营;巫寅虎;白苑;方品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8 | 分类号: | B01D6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有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氯化铁储备液和清洁的活性炭两种水处理剂;
(2)从反渗透膜目标进水中取出进水水样,将水样分成若干份,分别投加活性炭和氯化铁至不同浓度,并得出在活性炭和氯化铁的不同投加浓度下对应的水样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去除率,根据投加浓度及DOC去除率,确定活性炭的最佳投加浓度A、氯化铁的最佳投加浓度B,所述投加浓度为水处理剂投加至水样后在水样中的浓度;本步骤中首先确定活性炭和氯化铁的最佳投加浓度比例,再根据最佳投加浓度比例以及活性炭的投加浓度确定氯化铁的投加浓度;
上述确定最佳投加浓度A和最佳投加浓度B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根据进水水样的有机物分子量特征与三维荧光光谱图特征,确定活性炭与氯化铁在进水水样中的最佳投加浓度比例,具体为测量反渗透进水水样中有机物的分子量,测定并得到反渗透膜进水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图,判断水样是否具备①分子量在102-103Da范围内有明显吸收峰和②三维荧光光谱中在Ⅳ区和Ⅵ区中有明显荧光响应这两种水样特征;若上述两种水样特征均具备,则确定活性炭与氯化铁在进水水样中的最佳投加浓度比例为1:1;若仅具备上述某一种水样特征,则确定两者最佳投加浓度比例为2:1;若上述两种水样特征均不具备,则确定两者最佳投加浓度比例为3:1;
(ii)测定进水水样初始的DOC浓度值为a0 mg/L,确定活性炭在进水水样的投加浓度区间分别为(3-9)* a0 mg/L,并得出在不同活性炭投加浓度下水样中DOC的去除率;
(iii)根据(i)中确定的最佳投加浓度比例以及(ii)中活性炭的投加浓度区间,从而确定氯化铁在进水水样的投加浓度区间,并得出在不同氯化铁投加浓度下水样中DOC的去除率;
(iv)根据(ii)和(iii)中不同水处理剂在不同投加浓度下的DOC去除率,选择相对DOC去除率的增加率与相对水处理剂投加浓度的增加率之比最接近1时对应的水处理剂投加浓度为该水处理剂的最佳投加浓度;
(3)根据(2)中确定的活性炭和氯化铁的最佳投加浓度,向目标进水中投加活性炭使其在目标进水中的浓度为A,吸附0.5-1小时后,再向目标进水中投加氯化铁使其在目标进水中的浓度为B,混凝去除活性炭及剩余有机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氯化铁储备液的配制及存储方法为:将氯化铁存于密闭瓶中,于室温下配置浓度为1g/L的氯化铁储备液作为混凝剂,配置好后避光密封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活性炭的制备及存储方法为:采用粒径1-2mm的椰壳颗粒活性炭,活性炭使用前需用水反复清洗,直至洗后活性炭出水溶解有机碳低于0.5mg/L,即可认为制备出清洁的活性炭;清洁的活性炭放置于70℃烘箱内烘干,然后置于烧杯中避光密封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测定进水水样中初始的DOC浓度值为a0 mg/L,测定进水水样中投加水处理剂且其投加浓度为bi mg/L时对应的DOC浓度值为ai mg/L,则水处理剂的投加浓度为bi mg/L时,其对应的DOC去除率ci为:(ai-a0)/a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DOC浓度的测定方法为:取待测水样5ml,过0.45μm滤膜后利用TOC分析仪来测定水样中的DOC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04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性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房屋建筑用污水雨水一体化集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