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1025.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闫泰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泰行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纸杯 扇形纸片 矩形纸片 开口 一体形成 圆形纸片 卷成 模具压制 容纳空间 上下相对 塑料吸管 柱形模具 可降解 杯体 杯筒 粘接 制作 连通 消耗 土壤 环保 污染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纸杯,所述纸杯包括用于制作杯筒的扇形纸片和用于制作杯底的圆形纸片,扇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分别通过模具压制后粘接形成纸杯,所述扇形纸片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矩形纸片,矩形纸片与扇形纸片一体形成,扇形纸片的下部设有开口,开口和矩形纸片上下相对,矩形纸片通过柱形模具卷成吸管,吸管的下部通过开口与纸杯的容纳空间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杯由于卷成的纸吸管和杯体一体形成,无需另配吸管,杜绝了因塑料吸管的消耗造成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另外,由于纸吸管是一种环保吸管,使用几个月后便可降解消失在土壤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杯。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纸杯喝饮料时,喜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吸管对于我们来说已司空见惯,吸管是运用大气压强原理,使用时对着吸管吸走部分空气,将造成管内压强变小,而为了平衡气压,大气压强将会迫使管内液体上升。停止吸气时,管内液体下降,压强便回到平衡。这就是吸管的奇妙原理与应用。
但最近它却在环保行业引起不小的波澜。取缔塑料吸管正在成为抵制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环保名片。塑料吸管是世界第六大常见垃圾,而且还是十大海洋垃圾之一。人们发起了各项运动,以鼓励人们少用塑料吸管。据估算,到2050年全球将累计产生120亿吨的塑料垃圾,而将近9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江河海洋。其中,包括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物,也包括塑料吸管。虽然塑料吸管在全球塑料垃圾中占比大约4%,但却构成了大约2000吨的庞大污染源。另外,塑料吸管以其难以回收、回收价值极低的特性被列入“人类的终极浪费”。因此,虽然塑料吸管在众多的塑料制品中占比很少,单个体积很小,却仍然可能成为海洋生物的致命杀伤武器。其实,随着环保理念的推广和提升,每一个人的心里多多少少都保有对绿色地球、蓝色海洋的保护意识。而这样的美好而深远的理念或许就是从对待一根吸管的态度开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杯,用以解决现有塑料吸管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纸杯,所述纸杯包括用于制作杯筒的扇形纸片和用于制作杯底的圆形纸片,扇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分别通过模具压制后粘接形成纸杯,所述扇形纸片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矩形纸片,矩形纸片与扇形纸片一体形成,扇形纸片的下部设有开口,开口设置在矩形纸片的下部,矩形纸片通过柱形模具卷成吸管,吸管的下部通过开口与纸杯的容纳空间连通。
作为优选的,当扇形纸片的顶部设有两个矩形纸片时,两个矩形纸片对称设置在扇形纸片的两端,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右侧矩形纸片的下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扇形纸片的左侧的矩形纸片通过柱形模具压制形成至少一个向外拱起的第一弧形段,所述右侧的矩形纸片通过柱形模具压制形成至少一个向内拱起的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相互对应后形成独立的腔室,腔室通过开口与纸杯的容纳空间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矩形纸片的高度为10mm-100mm。
作为优选的,当开口为两个时,两个开口分别设置在两个矩形纸片的下部,所述两个矩形纸片分别通过柱形模具卷成两个吸管,两个吸管分别通过两个开口与纸杯的容纳空间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杯由于卷成的纸吸管和杯体一体形成,无需另配吸管,杜绝了因塑料吸管的消耗造成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另外,由于纸吸管是一种环保吸管,使用几个月后便可降解消失在土壤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纸杯采用的扇形纸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扇形纸片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扇形纸片卷贴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扇形纸片卷贴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泰行,未经闫泰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