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1314.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国;张维;孙光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集智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唤醒信号 唤醒 出入库管理 出入库 发射装置 智能 阅读器 仓库管理 工作效率 扫描设备 依次接收 智能化 准确率 分担 发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由发射装置发出的唤醒信号;根据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确定电子标签被唤醒时的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电子标签依次接收多个发射装置发射的唤醒信号;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根据多个唤醒时刻的先后,确定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根据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一个阅读器或扫描设备的工作分担到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上,大幅提升了物体出入库时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仓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本申请要求2018年09月28日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1141118.0、发明名称为“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和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物体出入库的识别、记录和更新,一般采用人工或自动识别的方式,当数量较多时,例如100件以上的物品同时进行出、入库的话,采用人工识别和记录,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而目前采用自动化识别方式,一般是通过阅读器或扫描设备的使用,读取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来实现物体识别和记录等工作,但是通过阅读器扫描识别,大都需要对物品逐个识别并读取电子标签上的信息,效率提升不高,并且由于物品堆放太多,往往会产生屏蔽,另外由于放置方向、干扰等问题,造成遗漏、识别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由发射装置发出的唤醒信号;根据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确定电子标签被唤醒时的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电子标签依次接收多个发射装置发射的唤醒信号;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根据多个唤醒时刻的先后,确定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根据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
通过获取发射装置发出的唤醒信号,唤醒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有利于电子标签在被唤醒后识别自身所处位置,或者说物体所处的位置,这样,将每个物体的位置识别工作,由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来执行,从而可以在大批物体同时出入库时,各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在被同时唤醒后,同时对自身位置进行识别,并根据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的先后顺序,判断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从而避免了逐个对物体上电子标签进行扫描或读取,极大地提升了出入库的工作效率,还避免了遗漏或者错误识别,另外,这种唤醒的方式,不易受到放置方向、干扰等因素影响。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中的电子标签为有源电子标签,以确保在物体出入库时,物体上的电子标签能够获取唤醒信号,并对自身位置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多个位置包括设于仓库门位置处的第一位置,和设于仓库门外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的编号为奇数,第二位置的编号为偶数;唤醒信号中包括位置的编号;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每个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的编号,判断编号的奇偶性;若编号为奇数,则物体位于第一位置处;若编号为偶数,则物体位于第二位置处。
通过采用奇数和偶数来区分仓库的内外,再通过判断位置编号的奇偶性来确定物体位置,这样的方式简单,运算效率高,错误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集智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集智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