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索吊施工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527.3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舒大勇;王连彬;张平;薛志武;左孝庆;沈学军;杨仁杰;柯所安;林玉刚;夏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索 牵引索 大跨度悬索桥 循环系统 加劲梁 缆索吊 悬索桥 走线 起重卷扬机 牵引卷扬机 安全施工 起重装置 塔顶横梁 行走天车 回转轮 吊具 跨径 锚碇 施工 吊装 牵引 架设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缆索吊施工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方法,在第一岸和第二岸之间架设悬索桥,包括:步骤一、主索索鞍布置于索塔顶横梁上;步骤二、在第一岸和第二岸分别设置锚碇;步骤三、在第一岸和第二岸分别布置2台30t起重卷扬机,2台30t牵引卷扬机及牵引回转轮;步骤四、起重装置连接,其包括行走天车、上吊具和下吊具;步骤五、进行牵引索和起重索走线,其中每根牵引索“走4”布置,每根起重索“走8”布置。本发明通过对牵引索循环系统和起重索循环系统的走线进行改进,在1400米跨径的悬索桥满足220t的吊装能力,进行安全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索吊桥梁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索吊施工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缆索吊装法是大跨度拱桥实现自架设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在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环境场,如存在峡谷或水深流急的河段、在需要满足船只的顺利通行的通航河流。虽然缆索吊装法施工工艺己经成熟,但随着钢管拱桥跨径增大,缆索吊的吊装能力有限,缆索吊装法施工安全问题日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缆索吊施工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方法,通过对牵引索循环系统和起重索循环系统的走线进行改进,在1400米跨径的悬索桥满足220t的吊装能力,进行安全施工。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缆索吊施工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方法,在第一岸(华坪岸)和第二岸(丽江岸)之间架设悬索桥,包括:
步骤一、主索索鞍布置于索塔顶横梁上;
步骤二、在第一岸和第二岸分别设置锚碇;
步骤三、在第一岸和第二岸分别布置2台30t起重卷扬机,2台30t牵引卷扬机及牵引回转轮;
步骤四、起重装置连接,其包括行走天车、上吊具和下吊具;
步骤五、进行牵引索和起重索走线,其中每根牵引索“走4”布置,每根起重索“走8”布置;
每根牵引索“走4”布置具体为:在第一岸或第二岸的牵引索的一端头穿过主锚固轮的一个转向轮、向前穿过索鞍下的一个转向轮、再向前穿过行走天车上的牵引轮、绕回穿过索鞍下的一个转向轮、向前穿过主锚固轮上的一个转向轮、绕回穿过索鞍下的一个转向轮、向前穿过行走天车上的牵引轮、绕回到索鞍下的一个转向轮、牵回锚碇处,本岸“走 4”布置完成,将绳头过锚碇转向后继续向前牵引至对岸,按相同的“走4”布置牵引索,之后将绳头牵回牵引卷扬机,牵引索进入绕过牵引卷扬机后将两绳头对接形成循环式;
每根起重索“走8”布置具体为:塔吊运输下吊点、下吊点临时就位在行走天车的下面、下吊点固定、在第一岸或第二岸将起重索的一端穿过主索锚固轮的转向轮、向前穿过索鞍下的转向轮、向前穿过上吊点的滑轮、向下穿过下吊点的滑轮、共上、下穿绕8次、起重索的一端从上吊点穿出至对岸索鞍下的转向轮、向前捆绑至起重索锚固点,起重索的另一端进入本岸的起重卷扬机、提升下吊点、解除上、下吊点之间的连接绳。
优选的是,所述主索索鞍采用固定式索鞍,其包括索鞍底部垫梁、索鞍本体、支撑结构、牵引索转向装置、承重索转向装置、起重索转向装置;
所述垫梁由下至上包括三组,最下方的垫梁与索塔顶横梁上的预埋件连接,上方的两组垫梁分别与下方的垫梁连接;所述索鞍本体与每组垫梁的连接处焊接;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固定支撑上下相邻的索鞍本体;牵引索转向装置、承重索转向装置、起重索转向装置分别由上至下焊接安装于垫梁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