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汽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1807.4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乐平;尹晓莹;尤百玲;郭振东;房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08 | 分类号: | C10G45/08;B01J29/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汽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汽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来自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塔顶的富气和粗汽油作为反应原料,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来自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粗汽油进行切割,得到轻馏分汽油和重馏分汽油;将轻馏分汽油进行无碱脱臭处理后与富气一起送入第一流态化反应器与芳构化催化剂进行芳构化反应,得到芳构化产物;重馏分汽油送入加氢脱硫反应器与选择性氢脱硫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得到重馏分汽油脱硫产物;将芳构化产物和重馏分汽油脱硫产物混合,得到清洁汽油产品。该方法能省去常规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吸收‑稳定系统,而且能够生产低硫、低烯烃的清洁汽油,提高汽油收率和辛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汽油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低硫、低烯烃清洁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17年6月底,家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05亿辆,这也导致了近年来中国的汽油需求量呈现持续增长状态。同时为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中国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清洁汽油标准。自2017年开始,中国全面执行“无硫”汽油国V标准(GB17930-2016),要求硫含量≯10µg/g,烯烃含量≯24.0v%,芳烃含量≯40v%。自2019年开始,中国将分阶段实施的国VI清洁汽油标准,国VI汽油标准将分为A、B两个阶段实施,国VIA标准要求硫含量≯10µg/g,烯烃含量≯18.0v%,芳烃含量≯35v%,国VIB标准中烯烃的含量进一步限制在15v%以下。中国汽油标准对汽油中的硫,尤其是烯烃和芳烃含量的要求日益严苛。因此,如何增产汽油组分以及生产满足国V以及国VI清洁汽油标准的成品汽油是炼油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中国是催化裂化大国,已有150多套不同类型的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催化裂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到近150 Mt/a。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所谓吸收-稳定系统目的在于,将来自分馏部分的塔顶气体(C1~C4烃类)和含少量C3、C4组分的粗汽油进行解析分离,得到干气、液化气和蒸汽压合格的催化裂化稳定汽油。催化裂化装置所生产的产品中,气体占10%~20%,汽油组分占40%~60%,柴油占20%~40%,焦炭占5%~10%。催化裂化装置的气体产品中的液化气成分(C3、C4烃类)约占气体总质量的90%,其余为干气(C1、C2烃类)。目前大部分炼厂将干气和液化气直接作为燃料销售,经济效益低,而在建有MTBE装置的炼厂中通常将塔顶气体中的C4烃类分离出来作为生产MTBE的原料。2020年中国将全面实现乙醇汽油推广使用,推行的是E10车用乙醇汽油,不需要再添加MTBE,MTBE发展受阻后,其生产原料C4烃类的出路是炼油企业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
催化裂化装置所生产的汽油组分占汽油成品总量的70%左右。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一般为200~1000µg/g,烯烃含量一般为20.0v%~45.0v%。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均较高,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和烯烃含量是满足日益严格清洁汽油标准的关键。
现有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中,主要以法国Prime-G+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和中国石化S zorb吸附脱硫工艺为代表。Prime-G+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采用全馏分预加氢、轻重汽油分馏和重馏分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工艺,该工艺在生产硫含量≯10µg/g的清洁汽油时,辛烷值损失较大,在生产烯烃≯15v%的国VI标准汽油时,因烯烃的加氢饱和会造成产品辛烷值损失的进一步增大。S zorb吸附脱硫工艺采用吸附脱硫的方法来处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其产品与原料相比,除硫含量大幅降低外,密度、馏程及其它性质基本不变,烯烃略有减少,烷烃略有增加,(RON+MON)/2损失小于1.0个单位。但该方法不能大幅度降低汽油产品中的烯烃含量,对于烯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汽油,无法解决降烯烃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1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汽油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硫低烯烃清洁汽油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