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调湿功能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2216.9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欧克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湿功能 内墙腻子 制备 二氧化硅微球 改性硅藻土 活性激发剂 绿色环保 牡蛎壳粉 去离子水 无机材料 中空介质 白水泥 钢渣粉 活性碳 重量份 掺混 称取 沸石 硅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湿功能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白水泥42‑48份、掺混料12‑20份、改性硅藻土14‑18份、辉沸石6‑10份、硅灰5‑9份、钢渣粉3‑5份、中空介质二氧化硅微球4‑8份、活性碳3‑5份、牡蛎壳粉2‑5份、活性激发剂0.2‑0.8份、去离子水12‑18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湿功能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该内墙腻子采用无机材料组成,绿色环保,同时具有优异的调湿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墙腻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湿功能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墙腻子粉是漆类施工前,对施工面进行预处理的一种表面填充材料,主要目的是填充施工面的孔隙及矫正施工面的曲线偏差,为获得均匀、平滑的漆面打好基础,腻子粉分油性腻子与水性腻子,分别用于油漆、乳胶漆施工;腻子粉的用于混凝土、砖墙、混凝土砌块、预制块等各种建筑结构的室内外防水工程,如:屋面、隧道、地下室、厨房、卫生间、阳台、浴室、水池、游泳池、生活污水池等。
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104403399B)公开了一种具有调湿防潮功能的内墙腻子,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主要调湿材料0.2~0.6重量份,补助调湿材料10~35重量份,无机凝胶材料20~30重量份,无机填料20~50重量份,有机凝胶材料1~5重量份,功能助剂0.8~2重量份,助剂0.5~3.5重量份,所述的主要调湿材料是高分子吸水树脂,细度要求200目以上;所述的功能助剂为微晶纤维素,细度要求300目以上,该内墙腻子采用有机无机复配,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容性受到显著,继而调湿效果进一步受到影响。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105778607B)公开了一种环保内墙腻子,以重量份计,包括:内墙腻子基粉100份;糯米胶5-12份;预糊化淀粉5-12份;竹炭纤维或竹炭粉2-6份;香料8-10份;纳米ZnO 1-3份;水20-60份。所述的内墙腻子基粉包括重钙、灰钙和白水泥;竹炭纤维的长度为0.5-5毫米,直径为10-20微米;竹炭粉细度200-300目;纳米ZnO的直径为10-20纳米,该内墙腻子虽具有抗裂等性能,但调湿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湿功能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该内墙腻子采用无机材料组成,绿色环保,同时具有优异的调湿功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调湿功能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白水泥42-48份、掺混料12-20份、改性硅藻土14-18份、辉沸石6-10份、硅灰5-9份、钢渣粉3-5份、中空介质二氧化硅微球4-8份、活性碳3-5份、牡蛎壳粉2-5份、活性激发剂0.2-0.8份、去离子水12-18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白水泥、掺混料、改性硅藻土、辉沸石、硅灰、钢渣粉、中空介质二氧化硅微球、活性碳、牡蛎壳粉,活性激发剂,先以215-225r/min高速搅拌,搅拌35-45min,随后再加入去离子水,以75-85r/min进行低速搅拌,搅拌15-25min,即得本发明的内墙腻子。
优选地,所述白水泥密度为3.0g/cm3。
优选地,所述掺混料为粒径6mm砂石、粒径3mm砂石按照重量比3:7组成。
优选地,所述改性硅藻土制备方法为:将硅藻土进行第一次煅烧处理3-7min,随后立即置于水中进行冷却,取出,进行粉碎过220-300目,随后加入到反应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随后再加入酒石酸氢钠,搅拌15-25min,随后进行抽滤,干燥,再进行二次煅烧处理,再以10℃/min恢复到室温,再研磨至粒径为120-160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欧克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欧克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2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