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设备箱内增加支架承重的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2776.4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吴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雷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杨俊达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设备 支架 固定装置 承重装置 固定螺栓 箱体内壁 移动装置 支撑梁 承重 对称设置 缓冲弹簧 铰链铰接 经济损失 内部固定 支撑滑块 左右两侧 防滑垫 连接柱 支撑板 支撑柱 底盘 底座 顶盘 箱门 支撑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箱内增加支架承重的固定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装置,箱体的底部且位于四个移动装置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装置,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箱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梁,箱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本发明通过箱体、承重装置、底盘、第一固定螺栓、底座、第一缓冲弹簧、支撑滑块、连接柱、顶盘、第二固定螺栓、支撑板、下防滑垫和通讯设备相互配合,通讯设备箱内支架的固定装置可以根据通讯设备的实际重量进行调整承重装置的数量,以便于轻松支撑通讯设备,避免造成通讯设备和支架的损坏,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讯设备箱内增加支架承重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讯设备箱内支架的固定装置的承重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不同重量的通讯设备,容易造成承重过度,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通讯设备和支架的损坏,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箱内增加支架承重的固定装置,具备可以增加支架承重能力来适应不同重量的通讯设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通讯设备箱内支架的固定装置无法根据通讯设备重量的增加而调整支架承重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设备箱内增加支架承重的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且位于四个移动装置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梁,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支撑圆板与支撑梁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顶部设置有承重装置,所述承重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防滑垫,所述下防滑垫的顶部设置有通讯设备,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滑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对应支撑滑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套,所述支撑滑板的顶部贯穿支撑滑套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支撑滑板的顶部通过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滑板之间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底部通过按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滑垫,所述上防滑垫的底部与通讯设备的顶部相互接触;
所述承重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与支撑梁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缓冲弹簧,两个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通过与底座内壁滑动连接的支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贯穿底座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顶盘,所述顶盘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对应支撑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套,所述第一加固套的内壁与支撑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板。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对应支撑滑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套,所述第二加固套的内壁与支撑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气缸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部与按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雷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雷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2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