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拖曳式受流直线电机驱动的管轨运输牵引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3533.2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葛琼璇;贾利民;王栋;朱金权;徐洪泽;刘志刚;秦勇;易頔;崔华亭;李帜;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沣管轨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B60M1/12;B60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曳式 牵引驱动系统 直线电机驱动 受流器 运输车 管轨 车厢 牵引传动系统 供电电流 监控系统 牵引电机 受流系统 物流配送 依次连接 运输成本 运输系统 运行效率 接触网 小型管 车头 弓网 碳刷 头车 网线 运输 保证 供电 传输 列车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拖曳式受流直线电机驱动的管轨运输牵引驱动系统,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头车、多个车厢、牵引电机、车载牵引传动系统、拖曳式受流系统以及监控系统,所述车头、多个车厢依次连接;本发明采用拖曳式受流为列车供电,通过运用将受流器本身的重力作为受流器与接触网间的压力,更好的实现弓网结合,保证碳刷与回流网线之间的接触,从而保证良好的供电电流和回流电流的传输,适用于城市内小型管轨运输系统,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和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拖曳式受流直线电机驱动的管轨运输牵引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当前,我国主要运输装备及核心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存在运输供给能力不足、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综合协调、交通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关技术中,运输车使用的供电方式一般为管道顶部输电线受流,但是传统滑动接触会出现磨损、碳积、接触火花以及不安全裸露导体问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较低。现有的运输轨道采用架空接触网系统作为取流的主要方式,按照其悬挂方式的不同,架空接触网又可以分为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其中这两种接触网都需要受电弓以外接气缸或者电机与弹簧使得弓网匹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拖曳式受流直线电机驱动的管轨运输牵引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滑动接触技术中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拖曳式受流直线电机驱动的管轨运输牵引驱动系统,包括: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头车、多个车厢、牵引电机、车载牵引传动系统、拖曳式受流系统以及监控系统,所述车头、多个车厢依次连接;
所述拖曳式受流系统包括:受流器、接触网以及车载储能模块,所述受流器设置在所述接触网上方,所述受流器设有碳刷,所述受流器通过碳刷与所述接触网之间滑动接触进行受流向所述车载牵引传动系统供电,并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至所述车载储能模块,所述车载储能模块用于在出现供电故障时对所述车载牵引传动系统进行供电;
所述车载牵引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头车的主牵引控制模块、设置在每个车厢的子牵引控制模块、车载运控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车载运控模块、子牵引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主牵引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牵引电机用于对所述运输车提供动力;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平台、本地监控平台;所述远程监控平台用于监控所述驱动系统的故障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所述本地监控平台用于提供通信接口与外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电机采用直线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头车的主牵引控制模块通过双路CAN总线与设每个车厢内的子牵引控制模块、车载运控模块、无线通信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储能模块采用电容、电池或电容和电池的混合模块,用于在出现供电故障时对所述车载牵引传动系统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牵引传动系统还包括:
受流器、高速直流断路器以及逆变器,车载牵引传动系统工作时,直流电源经受流器、高速直流断路器引入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用于产生电压与频率可调的对称三相交流电向所述牵引电机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主牵引控制模块包括:
DSP控制板、CAN通信单元、浮点运算单元、制动控制器以及速度位置传感器,所述CAN通信单元、浮点运算单元、制动控制器以及速度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DSP控制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设有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沣管轨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沣管轨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姿态自动校正受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