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4230.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孝;张彬彬;欧阳敏;袁浩;李公羽;胡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24 | 分类号: | H04W52/24;H04W52/36;H04W72/0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李泉宏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功率 控制 无线 mesh 网络 部分 重叠 信道 分配 方法 | ||
一种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网络负载确定需要分配的链路集合,使用链路的负载和潜在干扰确定链路的分配次序,为负载重和潜在干扰大的链路分配较高优先级;2)根据链路等级建立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矩阵;3)依据链路等级的降序排列,计算链路使用不同信道时所有链路的SINR,将结果更新到SINR矩阵中;4)计算链路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SINR,选择全网SINR最大的信道分配给链路;5)更新SINR矩阵6)调整节点发射功率,优化信道分配结果。本发明提供的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链路间干扰,提升网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Mesh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具有动态自组织和自配置的能力,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动态建立网络连接,确保网络连通性,是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上述特征使得WMN具有低成本、易维护、高鲁棒性、易扩展等优势。WMN已经逐渐成为“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WMN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由干扰而造成的网络容量下降问题,合理的信道分配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网络性能。但由于信道数目的有限性,信道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是WMN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当WMN物理层/MAC层使用IEEE 802.11b/g标准传输数据时,可用的正交信道只有3条,正交信道分配算法为多条链路分配相同的信道,带来了同信道干扰,进而影响网络性能,因此仅利用正交信道很难设计出一种有效的信道分配方案。部分重叠信道是在频域内相互重叠的信道,虽然部分重叠信道会带来邻信道干扰,但研究表明,合理的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干扰,增加网络中的并行流数目,提高频谱利用率,显著提升网络容量,因此部分重叠信道对于改善网络性能有重要意义。此外,网络中干扰的大小受节点发射功率的影响,使用合理的功率调整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WMN中的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的干扰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现有的信道分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大多数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算法在确定链路分配顺序时,使用链路负载、邻居数和跳数决定链路等级,对链路的潜在干扰计算不准确;在衡量干扰时,利用干扰度来衡量链路之间的干扰关系,忽略了发射功率对干扰的影响。因此确定链路分配等级时,应该同时考虑链路负载和潜在干扰的影响,为链路分配干扰最小的信道,并使用功率控制方案降低网络中干扰。
发明内容
现有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存在两点不足:确定链路等级时,对链路的潜在干扰计算不准确;在衡量干扰时,忽略了发射功率对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现有的使用重叠信道分配方法的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性能较低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以降低网络干扰、提升WMN的网络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计算链路等级: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统计负载大于零的链路,确定需要分配信道的链路。每个节点的初始发射功率均相同。在为链路分配信道之前,需要确定链路分配信道的顺序,即链路等级。本发明中使用链路的负载和潜在干扰的乘积计算链路等级。所述的潜在干扰定义为链路使用某条信道时可能受到的干扰功率。当m∈[1,|e|]时,链路lm的潜在干扰I(lm)为:
其中:表示链路lm同信道干扰范围内链路的集合;表示在双径传输模型中链路lg与链路lm使用相同信道时,链路lm接收到链路lg发射的干扰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