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单舱管廊或多舱管廊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4453.9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庄惟敏;侯建群;李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混凝土 单舱管廊 多舱管廊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单舱管廊或多舱管廊及其建造方法。所述管廊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板、底板和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外墙墙体,还包括或者不包括隔墙墙体,所述墙体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位于墙体两侧的墙体固模板和浇筑在两侧墙体固模板之间的墙体混凝土层构成,所述墙体固模板采用钢筋桁架固模板,所述钢筋桁架固模板包括面板和位于所述面板一侧的钢筋网及钢筋桁架,所述顶板和底板优选现浇混凝土结构。所述建造方法包括底板施工、墙体施工、顶板施工和必要的混凝土氧化。本发明有利于减少管廊施工的作业量和劳动强度,减小人为因素对建筑质量的影响程度,降低建造成本,减少管廊建造中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单舱管廊或多舱管廊及这种管廊的建造方法,属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管道的综合走廊,呈隧道状,根据使用需要,可以设计为单舱管廊,也可以设计为多舱管廊,城市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均可以设置于管廊中,以方便管理和维护,由于承压和防渗等要求较为苛刻,目前地下管廊建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技术路线,一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技术路线的现场作业量大,施工复杂,劳动强度高,需要开挖较大的作业场地,需要设计专用模板,现场作业中人为因素对建筑质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且内部质量问题难以检测和修复,在适宜劳动力资源短缺,人工成本日益增高的今天,这些问题导致高昂的建设成本;二是采用预制构件,将预制构件运送现场装配,然后进行连接部位对接修补和密封处理,由于构件预制场地往往离现场较远,运输量大且往往需要专门的运输车辆和运输管理方式,运输成本高,现场需要配备较大的吊装设备,这些同样导致建设成本的升高,特别是预制构件拼装结构易于出现渗漏等现象,防渗处理要求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单舱管廊或多舱管廊,还提供了这种综合管廊的建造方法,目的是减少建筑施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减小人为因素对建筑质量的影响程度,降低建造成本,减少因管廊建设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并有助于提高管廊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单舱管廊或多舱管廊,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板、底板和墙体,所述墙体包括位于管廊两侧的外墙墙体,所述外墙墙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底板和顶板的相应侧连接,所述墙体还包括或者不包括隔墙墙体,所述隔墙墙体位于两侧的外墙墙体之间,其顶部和顶部分别与所述底板和顶板的相连接,所述墙体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位于墙体两侧的墙体固模板和浇筑在两侧墙体固模板之间的墙体混凝土层构成,所述墙体固模板采用钢筋桁架固模板,所述墙体固模板的面板朝向墙体的外侧,钢筋桁架朝向墙体的内侧,所述墙体固模板上的钢筋网和钢筋桁架固结在该墙体的墙体混凝土层中,所述钢筋桁架固模板包括面板和位于所述面板一侧的钢筋网及钢筋桁架,用作墙体固模板的钢筋桁架固模板的面板构成相应墙体的永久模板,用作墙体固模板的钢筋桁架固模板的钢筋网和钢筋桁架构成相应墙体混凝土层内的钢筋。
优选地,所述钢筋桁架固模板的钢筋网、钢筋桁架和面板固定连接为一体,这种整体的钢筋桁架固模板可以在工厂加工制造。
优选地,所述顶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采用预制构件拼接技术建造,当所述顶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所述顶板主要由顶板底部固模板和浇筑在所述顶板底部固模板上的顶板混凝土层构成,所述顶板底部固模板采用钢筋桁架固模板,其钢筋网和钢筋桁架位于其面板的上面并固结在所述顶板混凝土层中,所述顶板混凝土层的两侧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墙体混凝土层固结在一起,所述顶板混凝土层中设有或者不设有顶板附加钢筋,所述顶板附加钢筋位于所述顶板底部固模板的钢筋桁架的上面,固结在所述顶板混凝土层中,构成所述顶板混凝土层中的上层钢筋,用作顶板底部固模板的钢筋桁架固模板的面板构成相应顶板的永久模板,用作顶板底部固模板的钢筋桁架固模板的钢筋网和钢筋桁架构成相应顶板混凝土层内的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