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浊点的方法及该润滑油基础油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4729.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烈奎;张翠侦;马莉莉;徐岩峰;秦一鸣;焦祖凯;朱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黏度 润滑油 基础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浊点的方法及该润滑油基础油。所述方法包括:将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加入至反应装置中,所述反应装置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所述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为两种不同的贵金属异构脱蜡催化剂;所述润滑油基础油原料自上而下依次流经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流经第二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小于流经第一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再经加氢精制后,通过常、减压分馏得到的减压塔底产品即为低浊点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该方法通过催化剂的级配使得异构脱蜡反应温度较低,实现了接近贵金属补充精制加氢的反应温度,降低了操作成本,并且获得了低倾点、低浊点的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低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浊点的方法及该润滑油基础油。
背景技术
国内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通过异构脱蜡工艺生产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时,存在油品发浑、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甚至出现大量絮状物的现象,测试其浊点一般在16℃左右。根据中石油通用润滑油基础油企业标准,VHVI、HVIP、HVIH类基础油100℃黏度从8mm2/s到14mm2/s,都要求浊点不高于-5℃,对于黏度级别在90BS以上的基础油没有浊点指标要求。虽然对于光亮油等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浊点指标没有要求,但也有目测透明的指标要求。用户在接受浊点高的产品时也会因产品的外观不透明提出异议,特别是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
对于降低润滑油基础油浊点的研究,目前分为复合分子筛异构脱蜡催化剂和与溶剂脱蜡组合工艺两个研究方向。例如,专利CN 102085488A介绍采用MFI-MCM复合分子筛可以将大黏度基础油浊点降低到-25℃及以下的方法;专利CN1690175A介绍采用酮苯脱蜡添加脱絮助剂的办法可生产浊点-10℃及以下的大黏度基础油;专利CN1690175A介绍了以加氢基础油为原料,采用溶剂脱蜡添加脱絮助剂的方法可以将120BS浊点降至-10℃以下;专利CN101191083A介绍了采用溶剂脱蜡和管式过滤器降低润滑油浊点的方法;专利CN101223262A介绍了采用冷冻分离高凝点组分而后高凝点组分再次异构脱蜡的方法,得到100℃运动黏度在10mm2/s以上低浊点的基础油;专利CN102085487A介绍了采用AEL-MCM复合分子筛可以将大黏度基础油浊点降低到-8℃及以下的方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浊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催化剂的级配使得反应温度较低,实现了接近补充精制加氢的反应温度,降低了成本,且获得了低倾点、低浊点的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倾点、低浊点的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浊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加入至反应装置中,所述反应装置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所述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为两种不同的贵金属异构脱蜡催化剂;
所述润滑油基础油原料自上而下依次流经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流经第二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小于流经第一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再经加氢补充精制后,通过常、减压分馏得到的减压塔底产品即为低浊点大黏度润滑油基础油。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基础油原料流经第一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为280~380℃,所述润滑油基础油原料流经第二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为200~340℃,所述加氢补充精制的温度为200℃~2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